Sunday, April 23, 2017

说说准妈妈补钙的有关问题(附补钙食谱)

孕妇补钙7大热点问题

补钙是每个准妈妈都关心的话题,市场上的广告、宣传让人眼花缭乱,到底孕期应该怎么补钙?食补还是药补?每个准妈妈都需要补吗?哪一种补钙的产品是最佳的选择呢?

对于补钙,每个准妈妈都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这里我们挑选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补钙问题加以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孕期的你作出最好的选择。

1、每个孕妇都需要补钙吗?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每个孕妇都需要补钙。因为胎儿骨骼形成所需要的钙完全来源于母体,准妈妈消耗的钙量要远远大于普通人,光靠饮食中的钙是不够的。因此就要求准妈妈在孕期要多补充钙剂。如果孕期摄钙不足发生轻度缺钙时,可调动母体骨骼中的钙盐,以保持血钙的正常浓度。如果母体缺钙严重,可造成肌肉痉挛,引起小腿抽筋以及手足抽搐,还可导致孕妇骨质疏松,引起骨软化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补钙首先应该从丰富食物种类,均衡饮食结构入手,其次才是选择补钙产品。

2、补钙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如果能从准备怀孕的时候就开始补钙是非常理想的,这时人体所需的钙大概在每天800毫克左右,除了从食物中摄取外,需要每天额外补充200~300毫克的钙剂。准妈妈补钙最迟不要超过怀孕20周时,因为这个阶段是胎儿骨骼形成,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3、钙,能不能自己补?

孕妇只要了解正确的补钙常识,可以自己在药店购买正规厂家的补钙药品或保健品。不一定需要医生的处方,但一定要注意用量,和选择钙的种类。一般来说,现在市场上的碳酸钙产品吸收力还是不错的,但也要看制药过程中钙分子微粒的大小。微粒小的容易吸收。

4、如何正确的服用钙剂?

近期,美国的一些关于补钙的研究显示,一次服用大量的钙剂会使受体封闭,导致钙无法被吸收。因此,每次服用钙的剂量不要过大,孕妇可以把600~800毫克的钙剂分成2~3次服用。一次服用尽量不要超过500毫克。

5、钙补多了有没有危害?

补钙的同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钙是无法被人体吸收的。但如果不注意,服用了过多的维生素D,会造成人体中毒。钙补多了,容易造成高钙血症,甚至导致肾结石。

6、服用多种维生素还用补钙吗?

不以服用的种类为准,要看服用钙的总量。我们的饮食结构中钙含量比较少,因此正常的情况下孕妇每天需要有1200毫克的钙的供给。除了从食物中吸收,还要额外再服用600~800毫克的钙剂。

7、哪些食物中含钙量较高?

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
准妈妈补钙几个常见问题


孕妇在整个怀孕期间需要40克钙,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怀孕后3个月内积聚的。这3个月内每天需要补钙1.2克。牛奶中钙的含量丰富,1公斤牛奶中含钙1.2克。发达国家中人30%以牛奶为主食,孕妇基本不缺钙。我国妇女如每天能吃250~500克牛奶,摄入的钙量是不足的,但孕妇骨髓中有足够的钙贮存,很容易从骨髓中动员出来,同时孕妇对钙的吸收是增强的,因此,一般怀第一胎的孕妇并不缺钙,新生儿也不会缺钙。在孕晚期,有些孕妇出现下肢抽筋,补充钙可使症状消失,一般补钙的途径可从以下3方面着手:

1、每天早、晚喝牛奶各250克,可补钙约600毫克。

2、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骨头汤、鱼、虾等。

3、补充钙剂,最好是可吸收的钙剂。

如果以上1、2补充足够,基本不需要补充钙剂;不爱喝牛奶的孕妇,可以每天补充600毫克容易吸收的钙剂。

一、孕期缺钙的症状

症状1:小腿抽筋:一般在怀孕5个月时就可出现,往往在夜间容易发生。
但是,有些孕妇虽然体内缺钙,却没有表现为小腿抽筋,容易忽视补钙。

症状2:牙齿松动: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硬组织的主要元素,缺钙能造成牙齿珐琅质发育异常,抗龋能力降低,硬组织结构疏松,如果孕妈咪感觉牙齿松动,可能是缺钙了。

症状3: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缺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的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你被妊娠期高血压困扰,也许你该警惕起来了。

症状4:关节、骨盆疼痛:如果钙摄取不足,为了保证血液中的钙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激素的作用下,孕妇骨骼中的钙会大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关节、骨盆疼痛等。

二、孕期缺钙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缺钙得先天性佝偻病,胎儿得不到足够的钙,很容易发生新生儿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病,当新生儿吸气时,先天性的软骨卷曲并与喉头接触,很易阻塞喉的入口处,并产生鼾声,这对新生儿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更为重要的是,胎儿摄钙不足,出生后还极易患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异常、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脑等佝偻病。

三、孕妇补钙吃什么好?

对于孕妇补钙,专家有以下建议:

1、每天早、晚喝牛奶各250克,可补钙约600毫克,牛奶是孕妇补钙最常用的方式。

2、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鱼、虾及其制品等。

3、补充钙,最好是可吸收的钙剂。迪巧系列钙片就不错,孕妇补钙要选成人迪巧,儿童迪巧和秀源女性片不适合孕妇补钙。

4、注意骨头汤并非补钙的最佳途径,须知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2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因此,用肉骨头汤补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骨油大量溶入汤中,其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不利于消化吸收。

5、不爱喝牛奶的孕妇,可以每天补充600毫克容易吸收的钙剂。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注意一些孕妇补钙的小诀窍,首先孕妇补钙宜少量多次;补钙最佳时间应是在睡觉前、两餐之间。注意要距离睡觉有一段的时间,最好是晚饭后休息半小时即可;补钙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

四、牛奶与孕妇补钙

1、牛奶摄入量少胎儿出生体重低

牛奶是维生素D的最佳来源,而这种维生素对胎儿的骨骼发育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准妈妈”在怀孕期间牛奶摄入量不足,更易生下体重较轻的婴儿。有关专家建议,怀孕妇女应大量补充除某些干酪之外的乳制品,以确保她们的宝宝能得到足够的钙质供骨骼发育。

2、孕妇多喝牛奶可以预防胎儿骨折

英国科学家们以前曾发现,母亲在怀孕期间缺乏维他命D的摄入,孩子的骨骼发育将受到影响,长大后也容易患骨骼疏松症和增加骨折的危险。而一杯牛奶中大约含有2.5毫克的维他命D,这种物质对于胎儿的骨骼发育和强化骨质十分重要;另外,一杯牛奶中还含有50毫克钙,母亲需要通过脐带向婴儿传输钙物质,同样能增加婴儿骨骼发育。

3、过多牛奶会引起胎儿高钙疾病

孕妇盲目地进行高钙饮食,大量饮用牛奶,加服钙片、维生素D等,胎儿有可能得高血钙症,出世后,患儿会囟门太早关闭、颚骨变宽而突出、邱粱前倾、主动脉窄缩等,既不利健康地生长发育,又有损后代的颜面健美。

4、孕妇喝牛奶,不多不少最适宜

营养专家认为:孕妇补钙的最好方法是每天喝200至400克牛奶。每100克牛奶中含钙约120毫克,牛奶中的钙最容易被孕妇所吸收,而且磷、钾、镁等多种矿物质搭配也十分合理。

五、影响钙质吸收的克星

1、草酸——菠菜、苋菜、竹笋等蔬菜:怀孕后,很多孕妈咪开始注意多吃蔬菜水果。但是,有些有涩味的蔬菜含有草酸,草酸在肠道中可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建议孕妈咪每天吃蔬菜、水果500~750克即可。也可以将这些蔬菜用水先焯一下,去掉涩味后再烹饪。

2、植酸——大米、白面:大米和白面中所含的植酸,与消化道中的钙结合,产生不能为人体所吸收的植酸钙镁盐,大大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孕妈咪可先将大米用适量的温水浸泡一会,这样米中的植酸酶将大部分植酸分解;而发酵后的面食分泌出植酸酶也能将面粉中的植酸水解,避免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3、磷酸——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等: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是2∶1,然而,如果孕妈咪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使钙∶磷比例高达1∶10~20,这样,过多的磷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

4、钠——盐:孕妈咪摄入过多盐分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同时还可能导致人体骨骼中钙的更多流失。这是因为盐中含有钠,而肾脏每天要把多余的钠排出体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就会同时耗损26毫克的钙。所以孕妈咪饮食还是以清淡为主。

5、脂肪酸——油脂类食物:脂肪分解的脂肪酸(尤其饱和脂肪酸)在胃肠道可与钙形成难溶物,使钙的吸收率降低。因此,孕妈咪要合理安排好膳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东西。

六、补钙小窍门

1、少量多次补钙效果好
这样比一次大量补钙吸收效果好。在吃钙片的时候,可以选择剂量小的钙片,每天分两次或三次口服。同样500毫升牛奶,如果分成2~3次喝,补钙效果要优于1次全部喝掉。

2、选择最佳的补钙时间
钙容易与草酸、植酸等结合,影响钙的吸收,因此补钙最佳时间应是在睡觉前、两餐之间。注意要距离睡觉有一段的时间,最好是晚饭后休息半小时即可,因为血钙浓度在后半夜和早晨最低,最适合补钙。

3、骨头汤不是最好补钙方式
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2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因此,用肉骨头汤补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另外,肉骨头汤中脂肪量很高,喝汤的同时也摄入了脂肪,孕妈咪可不要将此作为唯一补钙方式哦。

4、补钙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能够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的吸收。除了服用维生素D外,也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在体内合成。每天只要在阳光充足的室外活动半小时以上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而服用过量反而会引起食欲减退、乏力、心律不齐、恶心、呕吐等副反应。

5、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孕妈咪过度补钙,会使钙质沉淀在胎盘血管壁中,引起胎盘老化、钙化,分泌的羊水减少,胎宝宝头颅过硬。这样一来,宝宝无法得到母体提供的充分营养和氧气,过硬的头颅也会也会使产程延长,宝宝健康受到威胁。因此补钙要科学,千万不要盲目过于补钙。

七、孕早期、中、晚期如何补钙?

1、孕早期
普通摄入800毫克/天
孕早期是细胞分裂和器官初步发育形成期,孕妈咪钙的需求量与普通成年人需求量相同。
每天喝250毫升鲜牛奶或者酸奶,就可以提供250毫克钙,再加上其它食物中提供的钙以及多晒太阳,一般能够满足机体的每天钙的需求。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2、孕中期增加摄入1000毫克/天
胎宝宝快速生长期,摄入量增加。每天要喝500毫升牛奶或酸奶,对于不习惯喝奶的孕妈咪,每天可以补充500毫克左右的钙片,再吃一些虾皮、腐竹、黄豆以及绿叶蔬菜等钙含量丰富的食物,一般可达到。同时进行一些户外运动,享受日光浴,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3、孕晚期
进一步增多1200毫克/天
随着胎宝宝的持续长大,对钙需求量进一步增多。每日喝500毫升牛奶或酸奶,补充500毫克钙片,再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才能达到需要的钙量。当然不要忘了每天的日照,冬天一般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夏天则为半个小时左右,并且尽量避开上午10点~下午3点这段紫外线最强烈的阳光。

八、常见的孕期补钙产品

产品名称
单位含钙量及钙的种类
服用方式及推荐用量
特色
参考价(元)

钙尔奇D600
碳酸钙1500毫克/片(相当于600毫克元素钙/片)
1片/天
每片还含有125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67.6

惠氏玛特纳(30片/盒)
250毫克元素钙/片
1片/天,饭后服用
每片含有1毫克叶酸,
58.8

安利钙镁片(250片/瓶)
650毫克碳酸钙/3片
1片/天
同时补充镁元素
240

凯思立D碳酸钙D3咀嚼片(20粒/瓶)
1250毫克碳酸钙/粒
一次1片,1~2次/天
每片含3200国际单位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25.7

乐力氨基酸螯合钙胶囊(30粒/盒)
1000毫克/粒
1~2粒/天
所含的维生素D3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还含有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能促进骨基质生成,增强成骨功能。
36.9

巨能钙成人咀嚼片(30粒/盒)
960毫克/片
1~2次/天,一次1~2片
46

盖天力牡蛎碳酸钙咀嚼片(48片/瓶)
150毫克/片
含服或嚼服,一次100~200毫克(1~2片),一日3次
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以锌(Zn)和锶(Sr)的含量较多
29.8

福施福---孕妇营养素补充剂软胶囊(30粒/盒)
100毫克/粒
一日一粒,饭后食用
包括400微克叶酸在内的12种人体必需维生素、11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79.5

劲得钙孕产妇型(30片/盒)
300毫克元素钙/片
咀嚼或含服。2~3片/天
科学配比维生素D,特别添加叶酸,预防贫血。
46.2

迪巧维D钙咀嚼片(60片/瓶)
750毫克碳酸钙/片
2片/天
每片含有100国际单位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49

注:目前国内市场上补钙产品有很多,但钙源只有十余种,常见的如碳酸钙、氧化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羟基磷酸钙以及各种氨基酸钙等都是钙源的名称。不同的钙源所含元素钙的量是不同的,碳酸钙中元素钙的含量最高为40%,柠檬酸钙为21%、乳酸钙13%和葡萄糖酸钙9%。

九、孕妇补钙吃什么钙制剂好?

补钙吃钙片,然而,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五花八门的产品,孕妈咪该如何选择呢?其实掌握下面的方法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钙制剂。

1、选择钙元素含量高的钙片
我们所见到的钙制剂其实在钙元素含量上有很大差异,孕妈咪在购买时不要只注意钙化合物的含量。例如,碳酸钙的钙元素含量最高,达40%;而葡萄糖酸钙的钙元素含量最低,只有9%。所以要注意说明书中实际钙元素的含量哦。

2、不要被所谓的高吸收率蒙蔽
很多厂家纷纷宣传自己的钙片吸收率高,甚至达到95%,其实钙制剂的吸收率大致相同,例如,碳酸钙为39%,乳酸钙为32%,葡萄糖酸钙为27%等。所以孕妈咪不要被五花八门的广告宣传所误导哦。

3、选择含有维生素D的复方钙制剂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对于冬季不方便晒太阳的孕妈咪适合选择一些含有维生素D的复方钙制剂,这样就不需再另外服维生素D和鱼肝油,也不容易造成摄入维生素D过量。

4、钙制剂的安全性最重要
孕妈咪在选用钙制剂时要注意厂家、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批号、批准文号等细节,以避免买到伪劣产品。一些用贝壳烧制的钙制剂,因为受海水污染,可能会含有超过标准的有害重金属,如铅、砷等。

十、补钙的剂量及方法

钙的需要量要考虑不同的生理条件,如婴幼儿、儿童及青春期对钙的需要量增加,孕妇、乳母特殊的生理状态下,钙的需要增加。我国推荐钙的供给量,婴儿前6个月400mg、6~12个月600mg、2岁以下为600mg,3~9岁为800mg,10~12岁为1000mg、13~15岁为1200mg、以后直至成人为800mg,孕妇为1000~1500mg,乳母为2000mg,绝经妇女对钙的需要可能是1200~1500mg。

在补钙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食物来源的钙。食物中钙的来源以奶和奶类制品最多,不但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绿色疏菜如甘蓝菜、花椰菜,因含钙丰富而含草酸少也是钙的较好来源;小虾米皮含钙特别丰富;豆腐及豆干中含钙较高主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石膏(硫酸钙),因此含钙量远比豆类高。

另外,连骨吃油炸小鱼,或在煨排骨汤时加些醋,以促进骨头中钙的溶出,也可作为膳食中钙的好来源。骨粉、蛋壳粉也是良好的钙补充品。必要时可补充钙剂,但钙剂的补充一定要合理、科学、规范。

十一、补钙的注意事项

目前国内市场上钙剂很多,大有铺天盖地之势,广告宣传得神乎其神,但大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加以利用。

钙剂种类的选择:
1、目前市场上钙剂的数量以活性钙为主,但有报道指出,在其制剂成品中检测出砷、汞、铅和铬,另外其毒性也较大,故对其安全性尚待评价。

2、在强化食品中,使用最多的是碳酸钙。虽然碳酸钙吸收利用的个体差异大,但群体的平均利用率与其他形式钙以及乳制品相比无显著差异。由于碳酸钙的溶解需较低PH,故不适合于胃酸缺乏的病人。

3、枸橼酸钙等有机酸钙,尽管钙含量较低,但比碳酸钙易溶解,适于胃酸缺乏病人。

4、磷酸钙可作为强化剂加入食品或期货钙剂合用,但这些产品不易溶解,且含有相当数量的磷,不宜用于肾衰的病人。另外,许多钙剂产品中含有维生素D、镁及其他矿物质,这些产品用于肾功能不全病人或限制某种营养摄入病人时应谨慎。目前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钙剂———L-苏糖酸钙,由有生物活性的阴离子与钙结合得到的盐,在体内血钙浓度达峰时间、半衰期以及总的生物利用度均较大。

钙剂剂量的选择:钙的吸收随着钙的摄入量增加而增加,但到达某一值后,摄入量再增加,钙的吸收却不再增加。我们在选择给药剂量时还注意两个问题:

1、是机体的个体需要量,例如年龄、性别、种族习惯的不同

2、是考虑到食物中钙的摄入量,我国城市人口平均摄入量为490mg/d。
在钙剂剂量的选择上应走出多多宜善的误区。

另外,在补钙过程中还应充分注意下述问题:
1、钙剂的不良反应。钙剂的剂量在1~2mg/d,一般人均能长期服用而很少见不良反应。在个别情况下,可见便秘、肠肿胀以及胀气等。对于老年人和有遗传性代谢缺陷的病人,补充过多可导致高尿钙症,并可有助于肾结石的形成。过多使用含有维生素D或其它元素的钙制剂,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或其它综合症

2、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食物中含有过多的磷酸盐或草酸盐,能与钙生成不溶性钙盐;过多脂肪可与钙结合生成不溶性“钙皂”,二者均减少钙的吸收。

3、补钙时一定要慎补维生素D。很多人知道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就不加限制的补维生素D,但过量的摄入维生素D,由于其在体内的代谢时间较长,容易在体内蓄积,导致中毒。对一般成人而言,经常接受日照,就是维生素D的最好来源,一般无须再补充,而对于婴幼儿及儿童来说,日光浴是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的最好方式。除非是严重缺少维生素D的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限量限时服用,不可长期服用。

在补钙时可参考以下几条原则:
1、尽量从天然食品,而不是药丸中补钙,饮食结构日趋合理
2、钙剂并非越昂贵越好
3、在进餐时服用钙剂,可增强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4、一次服钙剂不宜超过500mg。
5、如正服用甲状腺激素,四环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时,需预先与医生商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

十二、补钙最适宜的方法――运动和饮食

1、肤受阳光照射后会合成维生素D供人体利用,因此要坚持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每天0.5至1小时;即使在冬季,只要没有风,早晨9点钟以后也可到室外晒太阳。如果在室内晒太阳,一定要把窗子打开,因为玻璃会阻挡住紫外线的穿透。

2、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富含钙的食品:

乳类与乳制品:牛、羊、马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冰激凌。

鱼虾蟹类与海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
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肉类与禽蛋: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

豆类与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100g豆腐干可补
充200mg钙)、豆腐皮、豆腐乳等。

蔬菜类:芹菜、油菜、胡萝卜、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

水果与干果类: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桔饼、桃脯、山楂、葡萄
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花生、莲子等。

孕27周:妈妈必须开始大量摄入谷类和豆类,可多吃绿豆、赤小豆、黑豆粥;市场上有新鲜毛豆(黄豆),洗净边皮用盐开水煮来吃再好不过;还有玉米,最好买新鲜的煮来吃,超市也有冰冻的,炒菜、煲汤也挺好。

孕28周:胎儿脑沟回开始生长,此后三个月需要足够的亚麻酸和亚油酸(体内合成DHA)以供大脑快速发育。普通食物中只有深海鱼中才含有,所以最好每周吃点海产鱼,其中挪威三文鱼(含大量亚麻酸和亚油酸,很好吸收,价格比较贵)在超市中基本上都可买到。 另外,应选择含DHA的孕妇奶粉食用,如美素恩和妈妈适体健(只有此二种奶粉含亚麻酸和亚油酸)。

孕29周:预防便秘,此时开始天天要吃一点蜂蜜,几颗核桃和红枣。

孕30周:胎儿营养需求最高峰,可适量补充钙质同铁质。

孕31周:胎儿身长增长减慢,体重增加,能睁开眼睛,可以同它玩开灯关灯的游戏了,让它感受光线刺激,不过一次最多几分钟就好了,并要注意它的反应。

孕32周:胎动减少,母体体重增加。妈妈行动上要特别小心,光滑的地面、不合适的鞋子、楼梯、突然的体位变化都是大敌。

孕33周:母体体重继续增加,胎儿出生前7~8周是体重增加最多的时候。

孕34周:胎儿头部开始下降、渐入骨盆。

孕35周:胎儿听力充分发育。准父母要坚持天天陪它聊天、给它放音乐。它对突然的大声很敏感了,绝对不要到人多吵闹的地方去。

孕36周:子宫壁、腹壁变薄,阳光可透过肚皮照到宝宝。母体体重最重的时期。此时不要再服用钙剂和鱼肝油,以免加重代谢负担。

孕37周:不规则宫缩频率增加,要特别注意身体的任何变化。

孕38周:胎儿大约52厘米长,6斤4两重,它已成熟。妈妈要做好迎接宝宝出世的准备了。

总之,孕晚期一定要注意饮食营养和与宝宝的交流,妈妈要小心行动,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并准备好自己及婴儿出生的必备品。相信大家都能生出健康聪明的宝宝来。

――――――――――――――――――――――――――――――――――――
几款孕妇补钙食谱

怀孕以后,孕妇会流失很多的钙,那么补钙是孕妇们最关心的话题了,药补不如食补,天然补钙从食物里获取,是最好的补钙方式,在这里,就来看看幸孕网专家给大家推荐的一些孕妇补钙食谱吧。

虾皮炒菠菜
【原料】菠菜400克,虾皮10克,植物油10克,葱、姜、蒜各适量。
【做法】将菠菜洗干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干虾皮用温水稍泡,洗净;将炒锅置于火上,放入油,待油热后,放入葱花及虾皮炒;将菠菜放入,一同炒几下,再放入食盐等炒即可。
【特点】增强食欲。
此食谱含蛋白质12.3g,脂肪26.3g,能量325.4Kcal,钙336.3 g。

海米炒油菜
【原料】油菜500克,水海米50克、香菇片、玉米片、火腿片各2.5克,姜末少许、食盐适量,油10克,鲜汤适量。
【做法】切成3.3厘米长的段,菜心用刀一破四掕,改切约3厘米的段,然后在开水内焯一下捞出,挤干水分,放在盘内;将炒锅放在火上,放入油,油热时,将油菜、海米、香菇片、玉米片、火腿片下锅,加上佐料和鲜汤,将锅翻动,炒匀即可。
【特点】此食谱含蛋白质12.7克,脂肪52.1克,能量571.6卡,钙584.6毫克。

酸奶布丁
【原料】酸奶、牛奶、各色水果、明胶粉、糖。
【做法】牛奶加适量明胶粉、糖煮化,晾凉后加入酸奶,倒入玻璃容器中混匀;加入各色水果丁后冷藏,以促进凝固。
【功效】酸奶布丁的钙质来自奶制品,而且是最好吸收的。变换这样一种饮奶方式,可为准妈妈的生活增添色彩。

鸭血豆腐汤
【原料】鸭血50克、豆腐100克、香菜、上汤、醋、盐,淀粉,胡椒粉等。
【做法】鸭血、豆腐切丝,放入煮开的上汤中炖熟;加醋、盐、胡椒粉调味,以淀粉勾薄芡,最后撒上香菜叶。
【功效】豆腐是补钙高手,鸭血能满足准妈妈对铁质的需要。酸辣口味不仅能调动妈咪的胃口,还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奶汁烩生菜
【原料】生菜、西兰花、牛奶、上汤。
【做法】把生菜、西兰花切小,炒锅中油烧热,倒入切好的菜;加食盐、上汤等调味,盛盘,西兰花在中央;煮牛奶,加一些上汤,用食盐、淀粉及味精调味,熬成稠汁,浇在菜上。
【功效】与一般的蔬菜制作方法相比,奶汁烩菜可有效地提高菜肴的钙含量,其淡淡的奶香也更能迎合准妈妈的胃口。

海带豆腐汤
【原料】蛤蜊、北豆腐、海带、葱、姜、盐等适量
【做法】
1、蛤蜊加葱、姜熬至浓汤;
2、豆腐、海带切块取汤煮熟加盐少许即可.
【功效】富含钙、磷、铁、碘、维生素E等,可有效改善孕妇抽筋、脸浮肿、关节痛、乏力等现象。

麻仁地瓜粥
【原料】黑芝麻仁、红心薯、小米、腰果
【做法】
1、小米、麻仁淘洗、红薯切块洗净、腰果切碎;
2、小米、麻仁、红薯块加水熬至软烂出锅撒入腰果碎即可。
【功效】此款孕妇补钙食谱的补钙奥秘:黑芝麻、红薯仁含有丰富钙、磷、铁质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款菜式营养均衡,适合孕妇早期食用。

奶酪烤鸡翅
【原料】黄油50克,奶酪50克,鸡翅6个,盐适量。
【做法】
1、将鸡翅洗净,在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用盐腌制2小时。
2、将黄油放入锅中融化,烧热后放入鸡翅,平铺在锅中。
3、用小火将鸡翅正反两面煎至色泽金黄,然后将奶酪擦成碎末,均匀撒在鸡翅上。
4、奶酪完全变软,并进入到完全熟烂的鸡翅中,关火装盘即可。
【功效】奶酪是含钙最多的奶制品,奶酪中的钙很容易吸收,因此,对于准妈妈来说奶酪是较好的补钙食品。
奶酪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增进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保护眼睛健康并保持肌肤健美;奶酪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可以促进代谢,加强活力,美化皮肤。

★ 奶酪的其他吃法
奶酪三明治
全麦面包两片、奶酪一片,少许黄油。
不粘锅预热,放入黄油,待其融化后放入第一片面包,然后是奶酪片和第二片面包。煎30秒钟后看面包已经变成金黄色就要准备翻面了,翻面的时候在锅里再放一点点黄油,然后将另外一面也煎成金黄色。 火不要开得太大,不然的话会导致面包已经糊掉了奶酪还没有化。出锅前可将切好的番茄片夹到面包中。

欧式蛋饼
准备适量火腿粒、 蘑菇粒、 洋葱粒、土豆粒、鸡蛋、片装奶酪、盐。将火腿粒、蘑菇粒、洋葱粒、土豆粒放入油锅进行翻炒,炒至金黄色盛出。将鸡蛋打匀,并加入撕成小片的片装奶酪与上述材料混合。将混合的蛋液放入平底锅中铺成薄饼状煎熟,翻面后再煎熟即可。

虾皮粉丝煲
【原料】虾皮25克,绿豆粉丝50克,菜心3棵,精盐、绍酒、味精、鲜汤、麻油、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绿豆粉丝泡软,剪成15厘米长段;虾皮、菜心分别洗净。
2、锅置火上,下油烧热,放入虾皮煸炒几下,倒入鲜汤、粉丝烧沸后倒入沙锅煲沸,加入菜心、精盐、绍酒、味精烧沸,淋入麻油,连锅上桌即可。

虾仁鲜豆腐
【主料】豆腐(500克) 虾仁(200克)
【辅料】蚕豆(80克)
【调料】色拉油(60克)、 姜(8克) 、白砂糖(10克)、盐(12克) 、淀粉(豌豆)(25克) 、黄酒(10克)、香油(10克)
【做法】
1、嫩豆腐切丁,鲜虾仁入精盐2克、淀粉10克、绍酒10克腌渍10分钟。
2、取一盘子,加入葱花(切花)、色拉油、姜(切末)末,高火爆香2分钟。
3、将色拉油倒入豆腐内,再加入小蚕豆及盐、虾仁、白糖,加盖中高火9分钟。
4、随即将淀粉15克加冷开水拌匀,倒入汤汁中勾芡,淋上芝麻油即成。
【功效】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十分适合孕妇作为日常食谱。
【食谱相克】
蚕豆:蚕豆不宜与田螺同食。
豆腐:豆腐不宜与菠菜、香葱一起烹调,会生成容易形成结石的草酸钙;豆腐忌于蜂蜜、茭白、竹笋、猪肝同食。
虾仁:1、食虾严禁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否则,可生成三价砷,能致死;2、不宜与猪肉同食,损精;3、忌与鸡肉、狗肉、鹿肉、獐肉、南瓜同食;4、忌糖;果汁与虾相克,同食会腹泻。

翡翠虾仁
【原料】虾仁100g,黄瓜150g,盐3g,料酒2g,味精1g
【做法】
1、黄瓜洗净,从中间竖着切开,用小勺将瓤去除,切与虾仁大小相等的块;
2、虾仁用清水洗干净,放入碗中,加盐拌均,下锅前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份;
3、炒锅上火,放入油,旺火烧至五成热,倒入虾仁,黄瓜翻炒;
4、待虾仁变色后,加入味精、料酒,颠翻均匀,出锅即可。
【功效】1、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的功效。
2、虾皮中含有丰富的钙,还含有一种被称为甲壳质的动物性纤维,它是多糖的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经过化学处理后将其溶解在水中可制成壳聚糖健康食品。
3、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把它们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鞣酸和钙酸结合形成鞣酸钙后会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海鲜与这些水果同吃,至少应间隔2小时。

银鱼豆芽
【原料】银鱼20克、黄豆芽300克、鲜豌豆50克、胡萝卜丝50克。
【做法】银鱼焯水,沥干,豌豆煮熟;炒锅加底油,葱花爆香,炒黄豆芽、银鱼及胡萝卜丝;略炒后加入煮熟的豌豆,可调成糖醋味。
【功效】银鱼和黄豆芽都是钙质很好的来源,而且,也无需担心这样的补钙菜肴会有太多的脂肪,对准妈妈的体重造成负担。

骨汤烩酿豆腐
【原料】油豆腐、虾仁、鸡茸、骨头汤、小油菜等。
【做法】虾仁剁碎,与鸡茸一起调配成馅料,塞入切小口、部分去瓤的油豆腐中;骨汤烧开,下入酿好的油豆腐,用小火煮,稍加盐调味;最后加入小油菜点缀,食用时少加些米醋。
【功效】本菜中几种主要原料都是很好的补钙食品,煲过之后清淡不油腻,风味诱人,非常适合哺乳妈咪享用。

草菇炖豆腐
【主料】豆腐(南) 500克
【辅料】 草菇 20克 竹笋 15克 油菜心 25克
【调料】 盐 3克 酱油 20克 味精 2克 黄酒 10克 淀粉(豌豆) 10克 香油 5克
【做法】
1、竹笋去壳去皮后洗净切片;油菜心择洗干净;淀粉加水适量调匀成湿淀粉约20克;将豆腐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1厘米厚的块,放在锅内,加清水、少许精盐,用文火炖10分钟后,捞出沥净水。
2、锅架火上,放入麻油,烧热后下绍酒,清汤100毫升、水发草菇、笋片、菜心、剩余精盐、酱油、味精、豆腐块,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出锅即可。
【特点】草菇味鲜,豆腐嫩软,汤汁适口。
【功效】1、豆腐(南):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豆腐对病后调养、减肥、细腻肌肤亦很有好处。
2、草菇:草菇的维生素C含量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它还具有解毒作用,如铅、砷、苯进入人体时,可与其结合,形成抗坏血元,随小便排出。草菇蛋白质中,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整齐、含量高,占氨基酸总量的38.2%。草菇还含有一种异种蛋白物质,有消灭人体癌细胞的作用。所含粗蛋白却超过香菇,其他营养成分与木质类食用菌也大体相当,同样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特别是对消化道肿瘤有辅助治疗作用,能加强肝肾的活力。它能够减慢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此外,中医认为草菇性寒味甘。草菇还能消食祛热,滋阴壮阳,增加乳汁,防止坏血病,促进创伤愈合,护肝健胃,增强人体免疫力,是优良的食药兼用型的营养保健食品。
3、竹笋:竹笋富含B族维生素及烟酸等招牌营养素,具有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的特点,本身可吸附大量的油脂来增加味道。所以肥胖的人,如果经常吃竹笋,每顿饭进食的油脂就会被它所吸附,降低了胃肠黏膜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从而达到减肥目的,而且竹笋还含大量纤维素,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去积食、防便秘,而且也是肥胖者减肥佳品,并能减少与高脂有关的疾病。另由于竹笋富含烟酸、膳食纤维等,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消除积食、防止便秘,故有一定的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功效。
4、油菜心:油菜中含有丰富的钙、铁和维C,其中所含的维C比大白菜高。另外胡萝卜素也很丰富,是人体黏膜及上皮组织维持生长的重要营养源,对于抵御皮肤过度角化大有裨益,爱美人士不妨多吃一些油菜。油菜还有促血液循环、散血消肿、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强身健体等功效。另外最近国外科学家还在油菜中发现含有能促进眼睛视紫质合成的物质,能起到明目的作用,同时指出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可降低胰腺癌发病的危险。
【食谱相克】
1、豆腐(南):豆腐不宜与菠菜、香葱一起烹调,会生成容易形成结石的草酸钙;豆腐忌于蜂蜜、茭白、竹笋、猪肝同食。
2、竹笋:竹笋忌与羊肝同食。

牛奶粥
【原料】大米100克,牛奶500克,水300克。
【做法】
1、大米拣去杂物,淘洗干净。
2、锅置火上,放入米和水,旺火烧开,改用小火熬煮30分钟左右,至米粒涨开时,倒入牛奶搅匀,继续用小火熬煮10~20分钟,至米粒粘稠,溢出奶香味时即成。
3、食用时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糖或盐,成为不同口味的奶粥。
【特点】色泽乳白,粘稠软糯,奶香浓郁。
此粥含钙丰富,是孕妇补充钙质的良好来源。

虾片粥
对虾含钙丰富,并具有补肾益气、健身壮力的作用,孕妇常食可补充钙的需求。
【原料】大米100克,大对虾200克,水600克,花生油、酱油、葱花各15克,料酒、淀粉各10克,盐、白糖各5克,胡椒面2克。
【做法】
1、将大米拣去杂物,淘洗干净,放入盆内,加大部分盐拌匀稍液;将大虾去壳并挑出沙肠洗净,切成薄片,盛入碗内,放入淀粉,花生油、料酒,酱油、白糖和少许盐,拌匀上浆。
2、锅置火上,放水烧开,倒入大米,再开后小火熬煮40~50分钟,至米粒开花,汤汁粘稠时,放入浆好的虾肉片,用旺火烧滚即可。食用时分碗盛出,撒上葱花、胡椒面即可。
【特点】软滑清淡,鲜咸清香。

――――――――――――――――――――――――――――――――――――
推荐给孕妈咪的三餐补钙食谱

女性在孕育宝宝的时候最容易缺钙,在日常饮食上多注意些,对补钙很有好处,您在家不妨一试。

1、早餐:麦片牛奶羹
【原料】免煮麦片50克、牛奶200毫升
【做法】将麦片放在带盖杯子中,适量开水冲入,加盖焖5分钟。喝的时候加入200毫升热牛奶。泡麦片时,还可加入一大勺炒熟打碎的黑芝麻。
【点评】主食里麦片的含钙量最高,与牛奶、黑芝麻同饮,可以起到很好的补钙作用。早餐要吃得丰富,还可吃含钙量较高的芝麻酱、卤鸡蛋、全麦面包等,经常变换搭配。

2、中餐:木樨肉、虾皮汤
木樨肉
【原料】瘦肉丝100克,鸡蛋1个,干黑木耳,黄花菜各30克
【做法】先单独炒鸡蛋,然后炒肉丝。
肉丝炒以前先用生抽、味精腌一下,炒时拌一点红薯粉芡。然后油烧热,放葱花、姜末,煸炒泡好的木耳、黄花菜。最后放盐、鸡精和炒熟的鸡蛋、肉丝,翻炒几下出锅。炒黄花菜时可放少许水,以免炒出的菜太干。

虾皮汤
【原料】干虾皮、紫菜、冬瓜、番茄等适量
【做法】在锅中加入一两碗清水,打开火门。将虾皮和紫菜放入锅内,冬瓜、黄瓜、番茄或菠菜,家中有什么菜,根据自己喜好,随意放一两样。如果午餐蛋白吃得少,可以将一个鸡蛋搅碎,甩入锅中。
【点评】虾皮、紫菜富含钙质,经常食用,对于预防缺钙很有帮助。但做这些菜肴时,注意尽量少放油,如做木樨肉需要炒3次,可以待肉丝出锅时,将锅中剩下的一点油烧热,再炒木耳等。

3、晚餐:皮蛋嫩豆腐
【原料】内酯豆腐250克、无铅皮蛋1个
【做法】将内酯豆腐用小刀划成方块,放入微波炉中大火加热3分钟取出,撒上切碎的皮蛋,淋上生抽、香油即可。
【点评】这道菜味道清香,含钙量高,而且做法简单。

孕早期补钙套餐

全天可以提供热量2182千卡,其中蛋白质84.6克、脂肪61.2克、碳水化合物325克、钙985毫克。

早餐:馒头1只(面粉100克)、鲜牛奶250毫升、煮鸡蛋1只
午餐:大米饭(粳米100克)、卤煮牛肉(牛肉75克)、炒鲜香菇油菜(鲜鲜菇50克,油菜150克)
晚餐:米饭(粳米100克)、清蒸鲈鱼(鲈鱼125克)、烧茄子(茄子200克)
水果:桔子1只(200克)、苹果1只(200克)
加餐:酸奶125毫升、苏打饼干4片(25克)

孕中晚期补钙套餐

全天可以提供热量2490千卡,其中蛋白质88.7克、脂肪69克、碳水化合物378.9克、钙1269毫克。

早餐:花卷2只(面粉100克)、鲜牛奶250毫升
煮鸡蛋1只
午餐:大米饭(粳米125克)、排骨炖海带(猪小排110克、浸海带50克)、炒虾皮油菜(油菜150克、虾皮10克)
晚餐:米饭(粳米125克)、西芹百合(西芹150克、百合25克)、白灼虾(海虾150克)
水果:香蕉1只(200克)、草莓(150克)
加餐:酸奶 250毫升、苏打饼干4片(25克)

――――――――――――――――――――――――――――――――――――
产妇及哺乳妈咪补钙食谱

产后特别是哺乳妈咪,每天大约需摄取1200毫克钙,使分泌的每升乳汁中含有300毫克以上的钙。乳汁分泌量越大,钙的需要量就越大。

可哺乳妈咪在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泌乳素水平较高。因此,在月经未复潮前骨更新钙的能力较差,乳汁中的钙往往会消耗过多体钙。这时,如不补充足量的钙就会引起腰酸背痛、腿脚抽筋、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等“月子病”;还会导致婴儿发生佝偻病,影响牙齿萌出、体格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补钙策略:

1、据我国饮食的习惯,建议产后每天喝奶至少250毫升,以补充乳汁中所需的300毫克的优质钙。如果对乳糖不耐受,可适量饮用酸奶。

2、每天的饮食要多选用豆类或豆制品,一般来讲摄取100克左右豆制品,就可摄取到100毫克的钙。同时,多选用乳酪、海米、芝麻或芝麻酱、西兰花及羽衣甘蓝等,保证钙的摄取量至少达到800毫克。

3、由于食物中的钙含量不好确定,所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这样,便可清楚自己是否补足了钙。

4、多去户外晒太阳,并做产后保健操,促进骨密度恢复,增加骨硬度。

豆焖鸡翅
【原料】黄豆50克、水发海带50克、胡萝卜条50克、鸡翅4只。
【做法】黄豆、海带加葱姜等调料煮熟,鸡翅用花椒水、姜汁、盐、葱等腌制入味;炒锅加油烧至8成热,下入味好的鸡翅,翻炒至变色,加其他原料及适量汤,转小火,一同焖至汁浓即可。
补钙奥秘:黄豆、海带能大大增加以各种肉类为主料的菜肴的含钙量,产后及哺乳妈咪经常享用,可使身体得到丰富的钙质。

奶酪蛋汤
【原料】奶酪20克、鸡蛋1个、西芹末20克、番茄末20克、骨汤1大碗、盐、胡椒等。
【做法】奶酪与鸡蛋一道打散,加些精面粉;骨汤烧开,调味,淋入调好的蛋液;最后洒上西芹末、番茄末作点缀。
补钙奥秘:西式蛋汤由于加入奶酪而钙质含量变得丰富,同时口味也更浓郁了,确实是产后及哺乳妈咪的一道富钙美食。

华彩鱼肉
【原料】鱼肉250克、青椒、红椒各20克,水发冬菇30克;葱丝20克、姜丝10克,绍酒、盐、胡椒粉、鸡蛋清、淀粉等少许。
【做法】将鱼肉切丝,凉水洗漂后沥水,加入盐、鸡蛋清、淀粉上好浆,把剩下的盐和绍酒、味精、胡椒粉、淀粉放在小碗里加少许水兑成汁;再将青椒、红椒、黄椒洗净分别切成丝,水发冬菇切成丝后用开水汆透;将炒锅烧热,加入植物油烧至五六成热,放入鱼丝划散,随即放入椒丝片刻,倒入漏勺中;炒锅内留 10克底油,放入葱丝、姜丝、冬菇丝,炒出香味后烹入兑好的汁,放入鱼丝,翻颠使芡汁均匀即可。
补钙奥秘:嫩滑的鱼丝含有丰富的钙质,滑炒后还含有适量的脂肪,不仅能为产后的妈咪补钙添活力,还能促进乳汁分泌。

骨汤烩酿豆腐
【原料】油豆腐、虾仁、鸡茸、骨头汤、小油菜等。
【做法】虾仁剁碎,与鸡茸一起调配成馅料,塞入切小口、部分去瓤的油豆腐中;骨汤烧开,下入酿好的油豆腐,用小火煮,稍加盐调味;最后加入小油菜点缀,食用时少加些米醋。
补钙奥秘:本菜中几种主要原料都是很好的补钙食品,煲过之后清淡不油腻,风味诱人,非常适合哺乳妈咪享用。

肉丁烧鲜贝
【原料】猪里脊肉200 克,鲜贝200 克,冬笋、香菇适量,鸡蛋清1个,食用油、酱油、淀粉、料酒、食盐、葱、姜、老汤、味精各适量。
【做法】
1、里脊肉洗干净,切成1 厘米左右见方的肉丁;再将鸡蛋清、淀粉加少许水调成糊状,把肉丁放入搅拌均匀。
2、将鲜贝切开,放在开水锅中烫一下,捞出控干水分。
3、笋、香菇都切成1 厘米左右见方的丁,葱姜切成丝待用。
4、锅放在火上,放入食用油烧热,把拌好的肉丁放入,到八成熟时捞出,控油。
5、锅内的油倒出,留少许油,放入葱姜炝锅,再放入冬笋、香菇、鲜贝,翻炒几遍,再放入盐、料酒、老汤,开锅后加入肉丁,翻炒几遍,放入味精,调匀后出锅。
【功效】此菜营养丰富,尤其是钙的含量更高,为产妇的补钙和产后康复有很好的帮助。

香酥鹌鹑
【原料】鹌鹑3 只,酱油、料酒、花椒盐、花椒、大料、白糖、葱、姜、盐、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
1、将鹌鹑去除内脏,清洗干净,用开水将鹌鹑稍煮一下捞出,待用。
2、把准备好的酱油、料酒、花椒、大料、白糖、葱、姜和煮好的鹌鹑放入大碗中,加入水没过鹌鹑,上锅蒸3 ~ 5 分钟。
3、将锅置火上,放入食用油烧热,然后将蒸好的鹌鹑放入锅内炸至皮起脆,取出,随花椒盐一起食用。
【功效】此菜含有丰富的钙、铁等多种矿物质和蛋白质。

南瓜蒸肉
【原料】南瓜1 个,五花猪肉400 克,黄酒、酱油、红糖、老汤、葱、姜、花椒粉、食用油、味精适量。
【做法】
1、将南瓜表面切成一个方形切口, 将里面的瓤挖干净,待用。
2、将五花肉洗干净,切成薄片,葱、姜切成末,待用。
3、把黄酒、花椒粉、葱姜末、酱油、红糖、老汤、食用油、味精一起调好放入南瓜内,再将洗干净的五花肉放入南瓜内,将南瓜放在盘上,上笼蒸熟即可。
【功效】 此菜丰富的钙、磷、锌等多种营养素,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产后新妈妈补充钙质,预防贫血有很好的效果。

黄酒蒸虾
【原料】鲜虾500 克,黄酒、葱、姜、盐、味精适量。
【做法】
1、葱洗净,切成葱花,姜去皮、洗净、切成细丝待用。
2、虾洗净,剪去须脚,将水分沥干,再把黄酒、盐、姜丝、葱花、味精加少许水一同放入大碗中,上笼蒸15 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此菜含有大量的钙,还含有磷、铁、蛋白质等。能够帮助产后新妈妈补充钙质,对产后通乳也有一定功效。

韭菜炒虾皮
【原料】虾皮30 克,韭菜300 克,盐、食用油、味精适量。
【做法】
1、把韭菜择洗干净,将水沥干,切成2 厘米长的段。
2、将虾皮清洗干净,把多余的水分挤出去。
3、把锅放在火上,将油放入锅内烧热,把虾皮放入锅内先炸一下,随后将韭菜、盐放入锅内,加少量水,翻炒几下,放入味精调味,出锅即可食用。
【功效】此菜营养丰富,尤其含钙量高,还含有维生素C 和纤维素,对产后妈妈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预防缺钙有很大帮助。

Saturday, April 22, 2017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

什么是产前筛查?

产前筛查(prenatal screen)是采用简便、可行、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发病率高、病情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症)或先天畸形(神经管畸形等)进行产前筛查,检出子代具有出生缺陷高风险的人群。筛查处可疑者再进一步确诊,是防治出生缺陷的重要步骤。

理论上防止缺陷胎儿出生,最理想的方法是对每一个胎儿直接作遗传病或先天性畸形的产前诊断。出生缺陷发病率较低,目前产前诊断方法往往是有且复杂,每检出一例出生缺陷需付出高昂的费用。因此,目前采用两个步骤进行检查,首先采用经济、简便、无创伤及安全的生化检测进行初步检查,产前筛查出高风险人群;再采用各种产前诊断方法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确诊试验,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遗传筛查方案应符合下述标准:
1、被筛查疾病在人群中,应有较高发病率并严重影响健康,筛查出能有进一步的确诊方法;
2、筛查方法应是无创、容易实施且价格便宜;
3、筛查方法应统一、易推广;
4、易为被筛查者接受,被筛查者应自愿参与,做的知情选择;
5、为被筛查者提供全部有关的医学信息和咨询服务。

产前筛查试验不是确诊试验,筛查阳性结果意味患病风险升高,并非诊断疾病;阴性结果提示风险无增加,并非正常。因此,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需进一步确诊试验,染色体病高风险患者需要行胎儿核型分析。目前广泛应用产前筛查的疾病主要有唐氏综合症和神经管畸形的筛查。

一、产前筛查病种介绍

我国每年约新增二万六千六百例“先天愚型儿”(又称“唐氏儿” ),平均每20分钟出生有一个,发病率约占新生儿总数的1/750。每一例“先天愚型儿”将造成25万元人民币的社会经济负担,给家庭成带来的精神负担更是不可估量。十月怀胎,我们要的难道是这样的结果吗?

1.什么是先天愚型?

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的基本体单位。正常人的细胞中有46个染色体,其中除了性别的2个染色体(XX或XY组合)称之性染色体外,其余的44个配对形成22对的体染色体。

而染色体的异常又包括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和嵌合体三种形式。

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非整倍体(染色体数整套23条)和多倍体(染色体数有异常的整23条),最常见的数目异常是三体征,21三体是最有临床意义的常染色体三体征。细胞遗传表现为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来自母亲的染色体,由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导致。

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染色体的缺失、异位、倒位、等臂染色体、环染色体等。

嵌合体是指同一个体中有两个以上的细胞系并存,依据这些异常细胞系最终“命运”的不同,嵌合体可累及胎盘、胎儿或二者均有,某些细胞异常但能生存的胎儿与胎盘嵌合体有关,由于正常细胞可补偿异常细胞的功能,可无临床表现。相反地,由于存在胎盘染色体异常,某些细胞遗传正常的婴儿可有严重的生长发育受限。---摘自《中文医网》

“先天愚型儿”是由携带遗传基因的染色体数量出现异常而造成的,发生具有偶然性、随机性,每一对健康夫妇都不能排除这种潜在危险,发生毫无征兆,没有家族史、没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先天愚型儿”在生产时可能有新生儿窒息或死亡;在婴儿期,不会喝奶,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高烧而夭折,即使成活通常也为先天性智力障碍,且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头、兔唇、裂腭、无肛等多种先天性畸形。该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先天愚型是一种最常见的导致先天痴呆的常染色体三体征。它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所引发的,故又称“21三体综合”。“先天愚型儿”通常为先天性中度智力障碍。其特征主要表现严重的智力低下,智商(IQ)多为20~60,只有同龄正常人的1/4~1/2。它有独特的面部和身体畸形,如小头,枕部扁平,项厚,眼裂小,外侧上斜,内眦深,眼距宽,马鞍鼻,口常半开,舌常口外,手指短粗,掌纹有通贯,小指内弯等。50%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白血病等。

2.什么是神经管畸形?

神经管畸形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出生缺陷。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从胚胎时期发育时神经管不能闭合,就会产生神经管畸形,导致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死胎或者出生后夭折等,能存活者通常也有精神和身体上的缺陷。在国外以脊柱裂居多,而国内则以无脑儿居多。脊柱裂通常是在胚胎形成时脊柱无法完全闭锁而引起的;无脑儿则是脑及头盖骨未有正常发育造成的。

3.什么是18-三体综合征?

1960年Edward首先发现此症的病因是多了一条E组染色体,但未能确定属于哪一条染色体。1961年Patat证实这一染色体为18号染色体后,始定为18-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症状较复杂,据Smith(1968年)观察,其症状多达115种以上,主要症状有患者头有后突的枕部,眼裂狭小,耳朵畸形,耳位低下,小颌,胸骨短小,手以特殊姿势握拳,拇指紧贴掌心等。其出生发病率1/6000~1/8000。预产期存活率:16%存活到孕中期;5%存活到预产期。总是在出生一年内死亡,通常只有几天存活期。

二、产前筛查系统介绍

母血产前筛查是通过定量测定母血中某些特异性生化指标,结合孕妇的晕周、年龄参数,并运用电脑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出孕妇怀有“先天愚型儿”的风险。进而再对高风险的孕妇采取必要的临床诊断,以期达到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先天愚型儿”出生目的,以此同时,在筛查过程还发现部分神经管畸形(如无脑儿、开放性脊柱裂等)、18-三体综合症、死胎等其它先天缺陷儿。母血产前筛查具有经济、简便、对胎儿无损伤等特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作为孕妇常规检查项目广泛普及。孕妇在8~12或15~20孕周到相关检测中心抽取2ml静脉血即可。

1. 筛查系统

产前筛查所采用的筛查系统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免疫检测技术—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它产于芬兰Wallac公司)。此系统可配套有多种选择的仪器及检测项目,以及相应功能强大的分析软件。这一系统目前已被国际上70%以上的筛查实验室所选用。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是以稀土离子标记抗原或抗体、核酸探针和活细胞等为特征的超灵敏度检测技术。它克服了酶标记物的不稳定、化学发光标记仅能一次发光及一般荧光标记受环境干扰的难点,使非特异性信号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达到了极高的信噪比,从而大大地超过了放射性同位素所能达到的测定灵敏度,且还具有储存时间长、无放射性污染、检测重复性好、操作流程短、标准曲线范围宽、不受样品自然荧光干扰、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等优点,成为继放射免疫分析之后标记物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

专业的筛查软件,操作简便,扩展性强,专为用户设计。

产前筛查风险率计算软件通过对多种相关参数的分析处理,最终提供给用户一个简便的风险率结果,有利于临床医生的分析和判断。

2. 先天愚型产前筛查的原理

经过近20年的产前诊断经验,发现染色体异常的胎儿检出率并不理想,如羊水细胞培养结果只有2~3%,孕早期的绒毛细胞检查发现异常率为7.5~10%左右。这说明原有高危人群的定义范围还有待改进。例如目前产前诊断适应仍以高龄孕妇占绝大多数,国外为80~90%,国内高龄者较少,但在产前诊断中也占 1/3左右。而先天愚型儿中只有20%是由高龄孕妇所生。因此如何从普通人群中,特别是年纪小于35岁的人群中筛选出高危者的问题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有关研究。近年来已有不少国家采用在孕中期(怀孕15~20周),筛查所有孕妇血中AFP和FreehCGβ水平,认为AFP降低,FreehCGβ升高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有关。通过这两个指标检查,再结合年龄的风险,可以筛查出先天愚型的65%或更高。采用这种筛查方案不但可以使许多高龄者做羊膜腔穿刺,而且年轻孕妇中的高危者也有机会被筛选出,再进行羊水细胞培养检测染色体。此筛查方法国外有不少报道,在有的国家已被列为产前筛查常规。

另一种新的筛查方法是在孕早期(7~12周),检测孕血中的PAPP-A一种与妊娠相关的血浆蛋白。18,13,21三体胎儿母血中PAPP-A呈下降趋势。目前虽然尚未普及,但是一种有前途的筛查途径,选出可疑者进行绒毛细胞检查。

3-1.孕早期筛查

(1)PAPP-A(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分子量为750,000道尔顿,碳水化合物占20%,其生物功能尚不完全清楚。PAPP-A由胎盘合体滋养层和蜕膜产生,属于α2巨球蛋白,具有激活补体,起免疫抑制的作用,孕早期就可以在母体血清中检测到,在正常妊娠过程中随着妊娠进展,母体PAPP-A水平继续升高到妊娠足月时达高峰。此时母血PAPP-A浓度是羊水的10倍,而整个妊娠期间,胎血中测不道PAPP-A,这是因为PAPP-A分子量大,不能透过胎盘进入血循环。它具有以下优点:在早早孕阶段,母血中即可测到。当其他妊娠蛋白水平开始下降时,母血PAPP-A水平仍在升高,它是唯一的一种在母血中浓度最高,羊水中次之,胎血中不含有的妊娠蛋白。

先天愚型症胎儿母血中PAPP-A呈下降趋势。

(2)Free hCGβ(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

HCG是一种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分子量为39,500道尔顿的糖蛋白二聚体,由α和β亚基两部分组成。α亚基与LH、FSH和TSH的α亚基氨基酸序列几乎完全相同,并与LH有较强的免疫交叉反应。而β亚基是具有特异性的氨基酸顺序,有不同于其他激素的免疫学特性,故检测可以避免交叉反应,更能反映胎盘功能及胎儿状况。

Free hCGβ水平在孕妇怀孕期间是不断变化的,开始Free hCGβ浓度很快升高,在妊娠第八周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18周左右维持在一定水平。

先天愚型儿母血中Free hCGβ呈上升趋势。

在怀孕期间,母亲血清Free hCGβ水平大约是总hCG水平的1%。一般认为hCG新陈代谢的清除和失活首先是在细胞内进行的,hCGβ亚基的44~45位置胎连接处被断开,形成锯齿状Free hCGβ基团。然后由肾脏途径清除,尿中的主要成分是β核心蛋白与CTP。锯齿状Free hCGβ基团被认为是在妊娠间控制hCG生物活性的最重要物质。

(3)颈部半透明厚度

胎儿头臀长度以及颈椎部位皮肤与颈椎软组织间的最大透明厚度即为颈部半透明厚度。孕10~14周时,胎儿颈部半透明厚度的增加(2~6mm)与三体风险率呈明显正相关。许多研究已证明NT是先天愚型综合症的孕早期标志物。
正常胎儿的NT厚度是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的(每周约17%)。所以在整个孕早期只用固定、单一的NT截断值是不合适的。联合年龄的因素并将NT值随不同的孕周加以调整,就可以提高筛查效果。

(4)孕早期联合筛查

在染色体正常和异常的人群中,Free hCGβ和NT并没有明显的关联,PAPP-A和NT也没有明显的关联。因次,在先天愚型综合症的孕早期筛查中,他们是独立的标志物。将这些标志物联合起来同时用于孕早期筛查,并结合年龄的风险,先天愚型综合症的检出率可提高到85%。

3-2.孕中期筛查

(1)AFP(甲胎蛋白)

AFP是胎儿的一种特异性球蛋白,分子量为64000~70000道尔顿,在妊娠 期间可能具有糖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可预防胎儿被母体排斥。

AFP在妊娠早期1~2个月由卵黄囊合成,继之主要由胎儿肝脏合成,胎儿消化道也可以合成少量AFP进入胎儿血循环。妊娠6周胎血AFP值快速升高,至妊娠13周达高峰,此后随妊娠进展逐渐下降至足月,羊水中AFP主要来自胎尿,其变化趋势与胎血AFP相似,母血AFP来源于羊水和胎血,但与羊水和胎血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妊娠早期,母血AFP浓度最低,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升高,妊娠28~32周时达高峰,以后又下降。

怀有先天愚型胎儿的孕妇,其血清AFP水平为正常孕妇的70%,即平均MoM值为0.7~0.8MoM。

(2)Free hCGβ(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

怀有先天愚型胎儿的孕妇,其血清Free hCGβ水平呈强直性升高,平均MoM值为2.3~2.4MoM。

(3)孕中期联合筛查

孕中期联合筛查是在怀孕15~20周时进行的,各种标记物的浓度和孕妇年龄都用来估算风险率。

在孕中期可查AFP和β-hCG两项指标的浓度再结合孕妇年龄风险率来得出筛查风险率。有报道使用LMP计算孕周,截断值为1:250时,双联筛查的检出率为56%,假阳性率为5%。

三、产前诊断相关方法介绍

1.何谓羊水?

羊水是存在于羊膜腔内,怀孕早期羊水的成分与孕妇血清相当类似。妊娠13周以后,胎儿尿液的出现,使羊水呈碱性的液体。由于胎儿直接与羊水接触,胎儿身上剥落下来的细胞,就悬浮在羊水中。于胎儿15周时,每毫升羊水就含有近万个属于胎儿的羊水细胞,此时的羊水量已打约200毫升左右。足月时羊水量约有 1000毫升。

羊膜腔是胎儿在子宫的生活空间,胎儿能自由地在羊膜腔中活动,可作胎儿与子宫间的缓动,减少外来压力对胎儿的损伤,和母亲血液之间迅速交换,使温度能维持一定,有调节胎儿体温的功能。

2.什么是羊膜腔穿刺术?

羊膜腔穿刺术是在超声波探头的引导下,以一支细长针穿过腹壁,子宫肌层及羊膜进入羊膜腔,就好像一般的肌肉注射一样。抽取少量羊水,通常为20~30毫升,以便检查羊水中胎儿细胞的染色体、DNA、生化等。此穿刺术经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在超音波的引导下执行是很安全的,并非想像中那么危险。

3.哪些孕妇需接受羊膜腔穿刺术?
●高龄产妇。
●母血先天愚型综合症筛检结果,机率高于1/270者。
●本胎次有生先天愚型儿的可能。
●曾生育先天性缺陷儿者,尤其是生育过染色体异常之孕妇。
●孕妇或配偶有染色体构造上或数目上异常者。
●家族中有性联隐性遗传疾病者。

4.羊膜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怎样?会不会痛?
操作方法:

●排空膀胱后,孕妇平躺。
●超声波检查。
●选择并标记穿刺地点。
●碘酒消毒附近皮肤。
●超声波探头的引导下,以一支细针,穿过腹壁,子宫肌层及羊膜进入羊膜腔。
●拔出内管,以空针抽取约20~30毫升羊水。
●送至实验室培养。

因为仅是一支很细长的针,经由皮肤直达羊膜腔内,抽取适量的羊水而已,所以不太痛。

5.羊膜腔穿刺术,会造成胎儿畸形吗?
羊膜腔穿刺术如果用于产前细胞遗传检查,通常都是安排在妊娠15~20周之间施行,此时胎儿的胎体、手指、脚指等都已发育完成,所以基本上不会造成胎儿畸形。

6.羊膜腔穿刺术,有何副作用?
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羊水溢出或子宫持续性收缩,约占2%的孕妇会发生。通常不须要特别治疗,对于怀孕过程没有不良影响。与羊膜腔穿刺术过程有关的自发性流产,约占0.3%至0.5%。

7.绒毛膜取样(简称VTS)的常规
一般在妊娠9~11周时做VTS;仅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遵循操作常规进行绒毛膜取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1%;一般需10~14天内报告结果;一般不主张对怀双胎的孕妇做绒毛膜取样。

8.为什么要在孕期进行全面的B超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非损伤性和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对于怀孕的孕妇来说,只要诊断剂量的B超检查应该说是对胎儿没有影响的,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产生的只是热能,而且进行超声检查的时间也都不会超过10分钟,声能也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通常医生会要求孕妇在怀孕早、中、晚三期各进行一次全面的B超能够发现严重的胎儿形体及脏器畸形,从而尽早采取措施。
孕早期(12~14周),发现无脑儿等致死性畸形。
孕中期(20~22周),可查出一些严重的心脏畸形、唇腭裂等。
孕晚期(32周左右),主要了解胎盘和胎儿发育情况,为分娩作最后准备。

四、产前筛查常见问题解答

1.谁会生出“先天愚型儿”?

其实,怀孕的孕妇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生出“先天愚型儿”。它的发生具有偶然性、随机性,事前毫无征兆,没有家族史,没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发生率会随孕妇年龄的增高而升高。20岁之孕妇有1/1540的机会生出先天愚型儿、30岁之孕妇有1/960的机会,而34岁的孕妇则增至1/430。

但要注意的是,虽然说高龄产妇生出“先天愚型儿”的机会比较高,可是却有80%的先天愚型儿是由小于34以下之年轻孕妇所生。因此,我们才说每一位怀孕的妇女都有机会生出先天愚型儿!

2.已出生的“先天愚型儿”是否可以治疗?

纵然当今科技已发展到克隆时代,但对“先天愚型儿”的治疗却无能为力。因为先天愚型是人第21号染色增加了一条成为3条所引起的一种常染色疾病。防止此类疾病发生的办法,就是在怀孕期间进行产前筛查和必要的产前诊断,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如终止妊娠),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产前筛查对少数孕妇尚不能检测出。

3.怎样才能避免先天愚型儿的出生?其方法有何好处?

产前筛查是适合群体开展的避免先天愚型儿发生的最好发法。

母血产前筛查是通过定量测定母血中某些特异性生化指标,结合孕妇的孕周、年龄等参数,并运用电脑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出孕妇怀有“先天愚型儿”的风险。进而再对高风险的孕妇采取必要的临床诊断,以期达到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先天愚型儿”发生的可能性,具有经济、简便、对胎儿无损伤等特点。

通过母血产前筛查,不仅可以提示您怀的宝宝发生先天愚型的风险率,而且还可以使您及您的家人对一些胎儿的其他情况,如神经管畸形(如无脑儿、开放性脊柱裂等)、18三体综合症、死胎等其它出生缺陷。

4.母血产前筛查对胎儿有无影响?

母血产前筛查对胎儿是无创伤性的、无任何影响的检测方法。它只是从母亲身上抽取2ml静脉血,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某些特定标志物,间接地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的可能性。

5.产前筛查的最佳时间及针对病种?

妊早期(8~12)周测定PAPP-A,报告21三体综合症风险。妊中期(15~20)周测定AFP/游离βhCG,报告21三体综合症及开放性神经管畸形、 18-三体综合症风险率。

6.产前筛查去哪里做?

您可以去当地妇产科医院询问医生。

五、新生儿疾病筛查概述

1、什么是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测方法,对一些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 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检,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征象时就做出早期诊断,进行有效治疗,避免患儿重要脏 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系统服务。目前通过筛查可以检查出30多种遗传疾病,包括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听力障碍等最常见的出生缺陷。

2、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使患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成为健康的社会人。这对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沈晓明呼吁:家长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新生儿疾病筛查,千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新生儿疾病在筛查后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儿一般都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而死亡原因中占最大比例的就是先天缺陷。临床上每一百个新生儿约有4~6个有先天缺陷,这些缺陷有一些全然是由遗传因素所引起,包括单一基因异常及染色体异常,另一些则是受到遗传及环境的多因子异常。

有部分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在疾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可是一旦发病不是危及生命,就是造成智力或机体永久性的损伤, 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辈子遗憾和负担。为使出生缺陷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控制。医学界在疾病早期没有症状的时候,就能将患儿检查出来,而开展了一系列方法,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至第8天内抽取足跟部几滴血,就可以进行检查。(新生儿饮食及免疫接种对筛查检测结果均无影响)

六、 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其意义

我国每年出生20~30万肉眼可见的先天性缺陷儿,而在几年后显现出生缺陷患儿竟达80~150万。具有出生缺陷的孩子有25% 夭折,尚有75%存活,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可见,对新生儿先天性疾病进行筛查是他们降生以后健康检查的第一道“安检”。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而死亡原因中占最大比例的就是先天缺陷。临床上每一百个新生儿约有4~6个有先天缺陷,这些缺陷有一些全然是由遗传因素所引起,包括单一基因异常及染色体异常,另一些则是受到遗传及环境的多因子异常。

有部分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在疾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可是一旦发病不是危及生命,就是造成智力或机体永久性的损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辈子遗憾和负担。为使出生缺陷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控制。医学界在疾病早期没有症状的时候,就能将患儿检查出来,而开展了一系列方法,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进行检查,这就是我们现行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每个出生的宝宝,通过先进的实验室检测发现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宝宝因脑、肝、肾等损害导致智力、体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目前,根据我国《母婴保健法》要求至少开展先天性甲低(简称CH)和苯丙酮尿症(简称PKU)两项筛查。

CH和PKU患儿在出生后往往缺乏疾病的特异表现,一般要到6月龄才逐渐出现固有的临床症状,并日趋加重,然而,一旦出现了疾病的临床症状,表明疾病已进入了晚期。即使治疗,治疗低下也难以恢复;相反,若能在出生不久发现疾病,确诊治疗,那么极大多数患儿的身心将得到正常的发育,其智力亦可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新生儿疾病筛查,就是用一种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对全部的新生婴儿进行普查,以期及早发现CH和PKU患儿,确诊后给予有效的治疗,从而保证了患儿的健康成长,疾病的疗效和预后如何,完全取决于确诊和治疗的早晚。

据报道,CH患儿如能在出生3个月内得到确诊和治疗,80%以上的患儿智力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PKU患儿如能在生后3个内开始治疗,其智力发育大多在正常水平上,3个月~1岁开始治疗,其智商(IQ)多在60以上(IQ90以上为正常),如患儿于1岁后开始治疗,其IQ往往在60以下。有人报告,PKU患儿在1个月内接受治疗,可不出现智力损害,半岁开始治疗,智力可接近正常,1岁以后开始治疗,IQ常在50以下。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有一PKU患儿,在出生15天开始接受治疗,三年后IQ为94;另一PKU患儿于6月龄开始治疗,至8岁半时(小学三年级学生),IQ仅为73。另有报道,如果PKU患儿未经治疗,95%的智力呈重度或极重度损害,而这种脑损害又是不可逆的。由此可见,从中可看到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七、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历史与现状

自从1934年挪威生化学家、医生佛伦(Folling)首次报告PKU以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PKU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对该病的发病机制、遗传背景、治疗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1953年,西德Bickel教授的研究证明,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PKU,能有效地改善患儿的预后。1961年,美国Guthrie教授成功地开发了干燥滤纸血片中苯丙氨酸(PA)半定量法——细菌增殖抑制试验(BIA法),使PKU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960~1963年,Guthrie 教授创立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枫糖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等疾病的筛查。

CH的筛查,Dussault于1993年首先在北美用滤纸血斑放射免疫法检测4~7天的新生儿末梢血中的甲状腺素(T4),1975年Lrie和Naruse等用滤纸血斑测定促甲状腺素(TSH)进行CH的筛查,此后,CH的筛查在美国各州、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迅速开展。在亚太地区,日本于1966年开始了有关新生儿疾病的研究,并从1977年起,全国普及了PKU筛查,其筛查覆盖率始终保持在100%,同时,率先进行了CH的非放射性筛查法——TSH的酶联免疫测定法,至1983年,全日本已筛查出CH病例400例。

我国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起步较晚。1981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左启华教授对全国11个省市20万新生儿进行了筛查,结果共发现PKU患儿12例,其发病率为1/6500。自1989年起,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省市逐步开展了PKU和CH常规筛查。1994年国家颁布的《母婴保护法》中已明确提出“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条文,使新生儿疾病筛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目前,我国已有27个省市、81个实验室开展了新生儿PKU和CH等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治疗PKU的奶粉也已解决。但从总体来说,我国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还比较落后,全国每年出生2100万活产儿,仅有54万接受这一筛查,覆盖率只有2.5%,仍有很多患儿因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而留有严重的智力残疾,严重影响了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

八、新生儿筛查几种疾病介绍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即散发性克汀病,俗称呆小病。患儿在胎儿期便处于甲状腺素缺乏状态,如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将会出现生长发育落后,智力低下等严重残疾。若在生后3个月之内开始治疗,80%以上的患儿智力发育可达正常同龄儿童水平。据国际筛查学会的统计,世界各国的CH发病率为120~200人。该病发病率较高,早期治疗疗效颇好,且费用低廉,因此很多国家将此病例入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点病种。

【病因与分类】
从发病原因上看,约99%为原发性,即甲状腺自身的异常,如甲状腺先天性发育缺如、异常、异位或酶的缺陷,其中甲状腺异位占2/3,甲状腺缺损为 20~25%,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占15~20%。另外,本病亦可由垂体或下丘脑激素分泌障碍而引起的继发性(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为数及少,仅占不足 1%(非筛查范围)。母亲患甲状腺疾患、孕妇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接受放射碘剂治疗,也可能造成胎儿甲状腺发育障碍。

【临床表现】
甲状腺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激素,尤其对神经系统、骨骼等发育有很大影响。未经治疗的患儿自婴幼儿期起便会出现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典型患儿呈粘液性水肿样面容,鼻梁低、眼距宽、唇厚、舌大而厚且常伸出口外,严重是可有心肌、肝肾功能损害。患儿的毛发多枯黄、稀疏,皮肤干燥粗糙,体温低、蛙腹、贫血等,约有40%的患儿自新生儿期有不同程度的黄疸消退延迟,喂养困难、便秘、脐疝、皮肤干燥、哭声细弱、活动少、反应差、体重增加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

【诊断】
半数患儿在新生儿期表现正常,只有部分患儿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单凭临床分析很容易延误诊断,因此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查进行早期诊断。CH患儿体内的T3、T4水平明显增高,通过机体的负反馈调节,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血中TSH常明显增高,而TSH的升高往往早于T4水平的下降,即使是早期或轻症患儿亦是如此。如果患儿血中的TSH增高,T4、T3或游离T4、T3下降,则可确诊并开始治疗。约30%的患儿早期只有TSH增高,而T4、T3正常,则要密切随访观察或进一步检查。

对于非典型病例,应注意与一过性CH、一过性高TSH血症、先天性巨结肠等鉴别。

【治疗】
首先左旋甲状腺素(L-T4)。新生儿期开始剂量为8~15ug/kg/日,2~4周后可使血清T4上升至正常值上限,6~9周内使血清TSH降至正常范围。此后,逐渐减少剂量至维持量。患儿需要终生治疗,必须严密监视,以防剂量不足或过量,监测的指标主要为患者智力、体格发育情况及骨龄、血清T4、TSH水平等。
临床实践证明,经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并行早期治疗的患儿,绝大多数的体格和智力发育正常,而非经筛查而在门诊发现的患儿(年龄偏大)即使治疗,也存在中至重度、甚至极重度的智力低下和体格发育落后,很难恢复正常。

2.苯丙酮尿症

【发病机理】
苯丙酮尿症(PKU)是新生儿疾病筛查领域中最成功、最经典的病种。该病系由于体内先天性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所引起的苯丙氨酸(PA)代谢障碍。PA是人体的必须氨基酸之一,经食物摄取后,部分为机体蛋白合成所利用,部分经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作用转变成酪氨酸,后进一步转化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黑色素等重要生理活动物质,PKU 患儿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水平仅为正常人的1%后更低。因此PA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在体内异常蓄积,同时,酪氨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黑色素等形成障碍,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此外,血中PA经旁路代谢,最终产物(如苯乙酸等)蓄积在血中、闹脊液和各种组织中,并从尿、汗液中排出体外。

【发病率】
本病的发病率,各国、各地区有所不同。据国际筛查学会统计,白种人发病率较高,北爱尔兰1/4404,西德1/6971,美国1/10059。日本发病率较低,为1/73000。我国1983年的发病率为1/16500,北方明显高于南方,但南方及沿海地区的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BH4缺乏症)发病较多。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损害是PKU的主要危害。未经治疗的患儿在生后数月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近半数患儿合并癫痫,其中婴儿痉挛症占1/3。大多数患儿有烦躁、易激惹、抑郁、多动、孤独症倾向等精神行为异常,最终将导致中毒至重度智力低下。由于黑色素缺乏,患儿表现为头发黄色,皮肤和虹膜的颜色变浅,PA经旁路代谢转化为苯丙酮酸、苯乙酸随尿排出,使尿液出现令人极不愉快的鼠尿味。此外,患儿易合并湿疹、呕吐、腹泻等。本病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早期多无任何异常症状,随生长发育而逐渐出现症状,且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上很易漏诊或误诊。

【诊断与鉴别诊断】
患儿的诊断主要根据血PA测定,患儿血中PA多在20mg/dl以上。经低PA饮食控制后下降。典型患儿还可显示尿三氯化铁实验,2,4二硝基苯肼试验阳性,但尿液检查不稳定,漏诊率高,只能作参考,不适于作新生儿的筛查。

经典型PKU需与高苯丙氨酸血症和BH4缺乏症相鉴别:

●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血PA浓度在4~20mg/dl,酪氨酸正常或稍低,预后多良好,不需特殊治疗。如果在正常饮食状态下(蛋白质摄取量为2~3g/kg /日),患儿血PA浓度>10mg/dl,或连续数日血PA>7mg/dl,也可以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BH4 缺乏症(异型PKU):BH4缺乏症约占遗传性高苯丙氨酸血症的1~3%,南方多于北方。患儿多于婴儿期出现惊厥、发育落后、吞咽困难、肌张力低下或亢进,即使早期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血PA浓度降至正常,神经系统损害仍会进行性加重。目前已发现,四氢喋呤合成酶、二氢喋呤还原酶、三磷酸鸟苷还化水解酶等三种酶的缺陷与BH4生成障碍有关。确诊时应进行尿喋呤谱分析、BH4负荷试验及酶活性分析。BH4是苯丙氨酸羟化酶、酪氨酸羟化酶和色氨酸羟化酶的辅酶,不仅参与多巴、肾上腺素、5-羟色氨酸的合成,因此,在治疗中除补充BH4外,尚需补充左旋多巴,5-羟色氨酸,并根据体重、血PA浓度及尿喋呤分析等调节剂量。本病非新生儿疾病筛查范围。

【治疗】
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是PKU目前唯一治疗方法。由于天然蛋白质中均含有4~6%的PA,因此必需控制天然蛋白质的摄入,而以低或无氨酸奶粉的形式补充蛋白质,同时,配以天然食品补充机体所需的最小量的PA和其他营养素,保证足够的热量。PA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治疗中,既要限制PA的摄入量,防止 PA及其代谢产物的异常蓄积,又要满足机体需要,保证患儿的正常发育,为此,需定量监测血PA浓度、血色素、白蛋白及体格、智力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血氨基酸分析,测定酪氨酸水平、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氨基酸的比值,以保证疗效。

目前,我国已有几种低或无苯丙氨酸制剂,如北京医科大学康力保健品研究所研制的维思都奶粉、氨基酸粉、淀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开发的特殊奶粉,均可选择应用。

关于PKU患儿的治疗时间,过去曾认为到4~6岁即可,近30年的实践证明,如果过早停止治疗,很多患儿会出现智力倒退,成人患儿也可能出现各种精神神经异常,尤其是女性患儿如果妊娠期血PA过高,则会导致胎儿脑损害。因此,目前国际上主张治疗时间至少到12岁,最好终生治疗。成年人可适当防宽。

【母性PKU】
近年发现,经过治疗,智力发育正常并同正常男性结婚的女性PKU病人,如果妊娠期间不合理地控制饮食、流产、死产、宫内发育不全等发生率很高,即使其婴儿不患PKU,也多有智力低下,头小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合并症,这是因为母体高浓度的PA可通过胎盘使胎儿受到损害。这类婴儿被称为母性PKU患儿。为此,生育期内的PKU女性患者应有计划地控制饮食,最好在妊娠前半年开始直至分娩,让血Pa浓度控制在2~6mg/dl,使胎儿免受损伤。

3.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症状分重症和轻症。

重症:在新生儿期除有性征异常(女婴外生殖器有两性畸形,男婴有阴茎过大)外,还常有拒食、反复呕吐、腹泻、体重迅速下降、皮肤变黑、水盐代谢失常等危象。

轻症:女婴在出生第一年外生殖器有不同程度男性化。第二年起身高、体重、骨骼迅速增长,很快出现种种男性特征。到青春期,则不出现应有的女性生理变化,称为女性假两性畸形。男性在出生时阴茎比一般婴儿大一些,并不引起注意。自一岁左右,阴茎过早增大。三、四岁出现“早熟性生殖器巨大畸形”,幼年身高、体重高于同龄儿童,而到了青春期反而身材低于正常人。常无生育能力,称为男性假性早熟。

确诊本病后,可用皮质激素治疗,患儿一般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九、新生儿疾病筛查程序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程序包括标本采集和递送、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复查、确诊、治疗以及质料的储存和处理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失误,均将会影响到整个筛查工作的质量,故必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完成。

筛查程序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b13fd48020e102cb9023d952.jpg

1.标本采集

采取新生儿的血样标本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筛查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第一步,与筛查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

●血标本的采集对象:系医疗机构或卫生院降生的全部活产婴儿。
●血标本采集方法:为国际上统一的Guthrie法,即使用特定滤纸采取合适的血斑、干燥后,尽快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采血滤纸:采血滤纸必须与标准滤纸一致,为一质地、厚度、吸水性、渗水性等相当均一的特制纯棉优质滤纸。由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次性检查,且用微量分析法进行检测,精确度和灵敏度的要求相当高,因此,滤纸的选择不可小视。现在,多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选用的滤纸是国际上认可的美国Schleicher& Schuell 903特种滤纸,既保证了筛查的质量,又具与国际筛查质料的可比性。
●采血时间:采血应当在婴儿出生72小时并吃足6次奶后,进行,否则,在未哺乳、无蛋白负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PKU筛查阴性。此外,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血,可避开生理性TSH上升时期,,减少了CH筛查的假阳性机会,并可防止TSH上升延迟的患儿产生假阴性。因各种原因提前出院、转院的婴儿,不能在72小时之后采血的,原则应由接产单位对上述婴儿进行跟踪采血,提高筛查的覆盖率,但时间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1个月。
●采血部位:多选择婴儿足跟内侧或外侧。其方法是:按摩或热敷婴儿足跟,使其充血,酒精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穿刺,深约3毫米,弃去第一滴血后将挤出的血液滴在特定的滤纸上,使其充分渗透至滤纸背面。要求每个婴儿采集3个血斑,每个血斑的直径应≥10毫米。
●血标本的保存与递送:将合格的滤纸血斑平放在市内清洁处,使其自然晾干,后装入塑料袋内,并置4℃冰箱中保存,每周一次将血标本送相应的市(地)、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心验收并保存,市、县中心则每7~10天将滤纸血斑邮寄给省中心检测。
●采血卡片的填写:应在采血卡片上逐项填写所有项目,不能漏项。字迹要清楚,文字要规范。
●血标本和采血卡片验收:为明确职责,把好质量关,各级均应做好滤纸血斑和采血卡片的验收工,即采血单位的质控员、市(县)中心、省中心都要对递送上来的采血卡片和滤纸血斑质量进行验收、签名,以及负责。有不合格的应返工重来,决不含糊。整中心将不定期编印《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动态》,介绍各地筛查工作情况,包括滤纸血斑和采血卡片的合格率、筛查率、筛查工作中的经验或教训以及在筛查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好人好事等等,交流经,相互学习,扎扎实实地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搞好。

2.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是整个筛查工作的中心环节,对新生儿疾病起这决定性作用。

●标本验收
中心实验室由专人负责验收递送上来的每一标本的质量是否合格。合格的标本编号后马上进行检测,不合格的标本则通知相应的市、县管理中心重新采集。中心还将每核对各采血单位的产数,计算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率。

●检测项目
应用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检测的项目:CH筛查检测TSH;PKU筛查检测PA的浓度。为保证检测质量,检测由专人负责进行。对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一般不通知市、县管理中心,对阳性可疑病例,则进行复查,若仍为阳性,就反馈到市、县中心,市、县中心要配合做好阳性病例的召回(或追访)、复查和确诊工作。

3.质量控制与病例追踪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次性普查,责任重大,为此质量的控制显得十分重要。在整个筛查过程中,滤纸的选择、血样的采集、采血卡的填写、血样的递送、试剂的选择、检查技术的控制以及结果的判断等各个方面都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并建立相应的网络进行督察。凡实验室检测异常或可疑病例,要及时复测,复测仍阳性的,则召回婴儿进行确诊检查。确诊后的患儿要及时给予长期、正确的药物治疗或饮食控制,以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社会效果。

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常见问题

觉得以下内容更适用于国内的情形,不过有些内容是一致的,贴出来仅供大家参考啊。

1、什么是新生儿筛查?

用快速,敏感的实验方法对新生儿进行一些代谢性,内分泌性疾病的初步检查,争取在婴儿发病前能得到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治疗,防止脑部,肝,肾的发育受到损害,是预防智力低下的有效措施。

2、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种新的防治措施吗?

早在1962年,美国就开始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通过这种手段可检查的疾病越来越多。我国现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一大举措,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夫妇的良好愿望,理应受到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3.是否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要进行新生儿筛查?

鼓励每一个新生儿都进行。这项检查全世界都在开展,我国许多地区也开展了这项检查。询问医生你的孩子是否也接受了这项检查。

4、为什么要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种简易、快速和廉价的血斑试验。通过这种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遗传病,并进行及时的治疗,使其健康成长。

5、孩子出生后看起来很健康,这样还有必要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吗?

是的,有必要。这是因为大多数患有先天性遗传病的婴儿往往在筛查前缺乏其特异性表现,一般要到6个月后才出现疾病固有的临床症状,并日趋加重,所有的一切将无法挽回。因一旦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表明疾病已进入晚期,即使治疗,智力低下也难以恢复;相反,若能在出生不久发现疾病,确诊治疗,那么,极大多数患儿的身心将得到正常的发育,其智力亦可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6、在家庭中一向没有先天性遗传病的子女,还有必要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吗?

有必要。这是因为虽然这些遗传病很少见,而且也没有这些疾病的家族史,但这些一贯健康的家庭也很有可能产生遗传缺陷的子女。

7、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检查多少种疾病?

一般而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检查30多种遗传病,具体病种因筛查地区不同而异。但根据我国的《母婴保健法》明确指出:“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等疾病的筛查,并提出治疗意见”。在有些地区还开展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筛查工作。虽然这些遗传病多数是少见的,但可严重危害健康,轻者影响发育或引起智能低下,重者导致死亡。

8、新生儿筛查主要检查哪些疾病?怎样治疗?

筛查疾病的种类与国家,地区,种族,经济及教育水平,科技水平等有关。我国台湾地区和美国主要筛查6种疾病。目前我国主要筛查两种,即苯丙酮尿症(PKU) 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个别地区如广东省增加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下面介绍最常见的几种筛查疾病。

●苯丙酮尿症(PKU):大约1.2万个新生儿中有1个患病婴儿。这是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谢酶缺陷所致,体内苯丙氨酸发生异常累积,导致脑细胞受损,造成脑部发育异常,智力障碍。苯丙氨酸是蛋白质食品中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因此应给患病婴儿喂去除苯丙氨酸的特殊牛奶,幼年期需要限制蛋白饮食,甚至终身,智力发育可保持正常。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该病是由于甲状腺素水平不足造成。发病率大约为4千新生儿中有1个病儿。如果不治疗,儿童的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由于大脑缺乏甲状腺素的刺激,将出现智力发育问题。

确诊患儿立即采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其治疗是非常有效的。即使儿童后期可能出现一定的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但这仍是一个很好的预防出现智力低下的方法。

●半乳糖血症:大约5万例新生儿中有1个发病。半乳糖是牛奶中的主要糖成分,婴儿若缺乏帮助半乳糖转化的代谢酶,半乳糖就累积在体内,导致黄疸和严重的智力障碍,生长缓慢,易感染,甚至死亡。

患儿不能喝牛奶和奶制品,只能喝含低乳糖的配方奶或特殊饮食,常常能得到满意的生长发育。

●枫糖尿症:大约20万个新生儿中有1个发病。该病是由于蛋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等3种必须氨基酸的代谢异常,致使婴儿喂养困难,呼吸障碍,乏力和昏迷, 尿中有枫糖味,一般在生后3个月内死亡。如果婴儿存活时间超过几个月,智力发育障碍很明显。患儿应尽早使用3种氨基酸含量少的配方奶。尽早治疗和一直维持特殊的饮食,儿童可有正常的智力发育。

●半胱氨酸尿症:该病是缺乏胱硫醚这种酶所致的一种代谢病,估计其发病率大约为20万新生儿中有1个。胱硫醚是脑正常发育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尿症的症状包括:眼晶体脱位,智力发育迟滞,骨骼畸形,凝血障碍。半胱氨酸尿症的治疗采用限制蛋氨酸的摄入,用胱氨酸代替。早期饮食治疗可以预防智力低下和骨骼畸形。 即使饮食控制得非常好,但多数半胱氨酸尿症的病人还是有眼晶体脱位。其他的治疗正在研究中。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该病是最常见的红细胞酶缺乏所致的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四川,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南方省份发病较多,北方少见。多表现喂生后2天出现黄疸(皮肤颜色黄染,早于生理性黄疸),可死于脑部病变。一旦诊断后,患儿应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磺胺类。

这些都是先天性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婴儿体内如果缺乏新陈代谢所需要的酶,以致无法制造必要的物质,而有害物质却因新陈代谢的失常而残留在婴儿体内,因而造成婴儿的脑部损害。其共同特征是不及时治疗,常常会出现智力低下。

9、据说这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是非常罕见的,为什么还鼓励每个新生儿都进行筛查?

●因为一旦通过筛查发现这些疾病,患病的新生儿立即可接受治疗,使患儿不发病或病情明显减轻,智力不受到损害,可以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这是筛查最大的好处。如果不进行筛查,等到病情表现出来,脑发育已经受到损害。而脑损害是不可逆的,再治疗,为时已晚。经过成本—效益分析认为新生儿筛查是值得开展的检查。

●虽然是罕见的疾病,但哪个家庭遇到了,都是百分之百的灾难,因此只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10、我的孩子如何进行筛查?

孩子出生后3~4天,只需在足后跟处用针刺一下,用滤纸吸几滴血,待血干后,送到实验室进行测定。一个血标本可以同时筛查几种疾病。

11、新生儿疾病筛查以什么时间采血最佳?

采血应当在婴儿出生72小时并吃足6次奶后进行,否则,在未哺乳、无蛋白负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PKU筛查的假阴性。此外,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血,可避开生理性TSH上升时期,减少了CH筛查的假阳性机会,并可防止TSH上升延迟的患儿产生减阴性。因各种原因提前出院、转院的婴儿,不能在72小时之后采血的,原则应当接产单位对上述婴儿进行跟踪采血,提高筛查的覆盖率,但时间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1个月。

12、怎样看待筛查结果?

家长对最初的筛查结果不要太吃惊,因为筛查的结果是最初的,比较粗糙。还需进行一系列更复杂的实验以确诊。

13、收到复查通知是否意味着孩子得了某种疾病?

不一定。通知复查有多种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第一次的血样数量不足,无法完成全部试验。为了完成全部试验需要再次采血。这并不说明您的孩子有病。当然也有可能发现第一次试验有点问题,但又不能下最后结论,为慎重起见,不得不重做一次试验。一般而论,只有在重复试验异常时,医生才考虑有重新评价的必要。总之,如果您一旦收到复查通知,您就要尽快带您的孩子去复查,以便在您孩子还很幼小时就获得确诊。治疗越早,后遗症越少。

14、如果孩子被诊断为代谢性疾病,应该怎么办?

如果孩子被诊断为代谢性疾病,应该立即进行治疗,并由医院进行追踪随访。根据医生的建议,保证孩子的健康发育是最基本的。

15、如果孩子真的得了病,该怎么办?

一旦孩子不幸得了这种病,首先应该保持心态的平静,并迅速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必要的饮食治疗或其他治疗,以防止或缓解这些疾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发生。

16、治疗越早越好吗?

是的。治疗越早越好,治疗时间越长越好。因为脑部发育一旦受到损害是不可逆转的。长期坚持治疗是保证患病孩子智力正常及无学习上障碍的关键。

17、如果生有一个孩子患代谢性疾病,其他孩子是否也会发病?

如果孩子是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生物素还原酶缺乏,镰形红细胞贫血等,那么,同胞兄弟姐妹中有25%的可能性患该病。对于每一次妊娠,有异常孩子的可能性为25%。

先天性甲低常常不是通过父母的基因遗传的,因此,同胞兄弟姐妹极少有该病。

18、在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时,作为父母该怎样与医生配合?
如果通知孩子复查,应该尽快进行,切勿违疾忌医。这是因为若是孩子真的有病,通过复查可以及早得到证实,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家里没有装电话,应该把亲戚朋友或邻居的电话号码告诉医生或医院。如果孩子出生需要立刻离家外出,也应该把新的住址和电话号码一并告知医生和医院。只有这样,才能使医生在孩子万一需要复查及时取得联系。

------------------------------------
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和发展趋势

1999年11月,世界听力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是25%的美国新生儿接受了听力筛查。美国每天出生33新生儿里有严重听力受损。根据美国儿科学会、世界听力卫生组织和美国听力筛查中心报道,目前美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表明新生儿听力筛查增长了64.8%,新生儿接受听力筛查的人数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比例,增加到了89.8%。专家强调,新生儿的筛查非常重要。通过筛查可以进行早期测试、早期干预。在美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现已成为常规听力测试的一部分,其中有43%的听力学家开展听力筛查工作;医院和研究机构成为主要参与机构,分别是71%和69%;紧跟其后的是大学(41%)、卫生组织(35%)和中学(26%)。31%的美国听力学家所在的机构均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学家通常负责管理该项目,并开展筛查工作(60%),护士也常常加入此项工作。在美国,听力筛查常用三种手段是:耳声发射筛查-ABR再筛查(31%),耳声发射筛查-耳声发射再筛查(30%)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筛查(28%)。跟进听力测试并实施追踪计划包括:给保健机构的信函(60%)、给家庭信件(58%)和预约时间通知(50%)。

不过,虽然迄今为止,在美国,89.8%的新生儿接受了听力筛查,但是,这意味着每天至少还有3个听力受损的新生儿没有得到诊断。因此,美国前卫生部长KOOP评论在美国新生儿的听力发病率为1‰,情况依然严重。如果没有合适的听力筛查,尤其是在出生后3个月内没有进行听力筛查和及早干预,将对儿童的语言形成、社会交流以及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同样,新生儿听力筛查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是,近十年来,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并且获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无论在筛查流程的标准化和管理,还是筛查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或是专业人员的培训,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说已经从起步开始走向成熟。最近笔者在协助一些省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中,接触到大量国内外资料,其中,感受到国家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的各项政策可以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英国上世纪末由于没有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其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一度进展甚微,Hall和Davis在其著名的评论中指出了这种“国家筛查委员会由于没有授权而无法讲政策付诸于行动”无能为力的局面。但是,尔后,由于英国政府调整其听力筛查的策略和方向,大力扶植基层系统的筛查工作,从而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由此,笔者感到在研究目前中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发展的趋势时,必须关注国内宏观政策的“孵化”和“催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本期听力学小词典里,笔者试图在回顾国内外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的基础上,从医改和政策的角度,来讨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发展趋势,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读者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听力筛查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

新生儿听力筛查发展近况

目前全球大概有5亿听障人士。研究表明,各个国家的听障疾病发病率不一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报道,全球大概有2亿5千万听障患者的听力损失至少在中度以上,其中三分之二的人群居住在发展中国家。而听力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缺陷,约占全部出生缺陷的20 % ,是残疾病因之首。国外报道正常活产儿和NICU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3‰和2% ~4%。我国不同地区报道不尽相同,戚以胜等报道我国局部地区围产儿听力损伤发生率9.52 ‰,贺鹭等报道新生儿听力障碍率为7.78 ‰。这些不同可能是因为各地使用的标准不同造成,需要进行更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给出我国的听力障碍发生率。

将给患儿交流、教育、生活质量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听力障碍儿童在早期给予干预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其语言发展。许多研究已经清楚表明听障对社会和个人有严重的影响。其中美国好听力研究所2005年8月份发布的由Kochkin博士研究的重要课题《没治疗的听力损失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再一次揭示了听障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严重后果。Kochkin博士使用国家家庭意见调查问卷对美国4万个家庭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试图确定听力受损对家庭收入的负面影响。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听力损失程度不同,每年平均由听力损失对每一家庭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12000美元。对于美国2400万听障人口来说,因没治疗的听力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000亿美金。如果按照15%的税收计算的话,至少对社会产生180亿美金的税收流失。

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婴幼儿听力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 , JCIH) 在定义和规范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意义和流程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自从颁布后,对全球听力筛查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包括中国。该委员会在 2000 年形势报告中提出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UNHS)的内涵:所有婴幼儿都要接受使用生理学测试方法的听力筛查,指对所有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对医院(或妇幼保健院) 出生的新生儿而言,在其住院期间进行听力筛查;对并非医院(或妇幼保健院) 出生的新生儿,在其生后1 个月内进行听力筛查。美国已在50 个州的35 个州施行了UNHS ,另十几个州正在立法。

就是应用一定的快速并且简单的实验,对那些可能存在听力损失的大规模人群进行听力存在与否的鉴别。现在用于新生儿听功能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听功能行为筛查法,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发法,耳声发射法。听行为测听法常用于大于六个月的婴幼儿。对于小于六个月的婴幼儿,因为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仅对好耳进行听力学评估,要求测试环境安静,并且不能辨别轻度的听力损失,不能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靠有效的方法。

2000 年6 月英国健康大臣宣布,将首先在20 个地区引入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机制。我国在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的工作上起步较晚。199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颁布,提出要在全国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并将听力保健确定为儿童保健的一项内容。1999 年,由中国残联、卫生部等10 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确定爱耳日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并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将这项工作明确为卫生部门的工作职责之一。2004 年起,听力筛查与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一起作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一项内容进行管理与实施。 

2004年,德国汉诺威的陆透博士的论文,《德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汉诺威地区筛查模式和成果简介》,介绍了德国汉诺威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经验、新生儿筛查的定义和方法。在对该地区23,632名新生儿的筛查中,筛查率达87.4%,转诊率2.5%, 19名新生儿被确诊患双耳感音性听力丧失,5名新生儿患单耳中重度听力损失。德国汉诺威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表明该地区新生儿听力发生率为0.8‰,该研究结果基本与国际公认的数据吻合。该研究指出德国汉诺威地区每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成本是16欧元,而确诊每听力损失的新生儿的成本费用上升为15, 560欧元,约合17万人民币。研究者强调通过对筛查人员合理培训,可及早地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筛查。波兰卡拉波卡博士的《波兰国家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及监测听力丧失的结果》论文介绍了波兰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模式。波兰新生儿听力筛查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基本由宗教组织赞助,其筛查的步骤和方法参照国际现行标准。通过将500台电脑终端和全国听力筛查中心连接,保证按标准方法对新生儿听力进行筛查和管理,此次筛查人数超过53万新生儿,其结果和国际公认的数据一致。如今,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不仅在发达国家广泛开展,而且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及拉丁美洲等国家等)也已蓬勃进行。

不过,目前全球的形势仍然严峻,尤其在第三世界国家,现在全球有665000新生儿患听力损失,其中90%的新生儿住在不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而中国目前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生率比发达国家要高些,在0.3-0.5%之间,按此计算,中国至少有170,000听障新生儿和婴幼儿。美国国家卫生院的关于新生儿听力白皮书指出如果没有新生儿听力筛查,平均儿童听力确诊的年龄为三岁。如果使用传统的新生儿高危指标,至少有50%的听障新生儿会漏诊。因此,建立规范、科学的新生儿挺立筛查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口的大环境决定了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未来几十年,在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我国人口将由低增长过渡到零增长,人口总量达到峰值后(接近14亿)开始缓慢下降,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过多仍是我国首要的问题。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预计年均净增 1000万以上,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今后十年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14亿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5‰;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 选择”;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建立形成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

同时,中国听力学学科的现状则是另一个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在中国,听力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职业仍没得到政府官方机构的承认。国内听力言语疾病学的学科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专业教育机构和系统培养高水平听力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机制,同时缺乏专业听力学和相关学科研究的机构,从而导致听力学的医疗康复机构匮乏;形成医院、聋校、残联、听力专业公司和社会等各自为阵,独立发展,无法为公众提供系统的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中国有近两百万名医生,可是只有632名五官科医生、751辅助医师和不到30名听力学家。相比之,加拿大有近一千名听力学家,美国有近一万名听力学家和5200耳科专家。因此,中国目前的听力学家和耳科专家远远不能满足众多病人的需要。中国仍没有专门机构培训听力学家。大部分从事听力工作的医生都是边做边学。显然,专业人才的缺乏大大限制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意识到目前中国整个社会对听力患者,尤其是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重视不够,缺乏预防听力疾病的意识。

2006年年4月1日由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等16个部委、团体组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启动,并在年底基本完成。这次统计是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第一次统计后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抽样调查活动,其深度与采用的方法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对残疾人状况的高度重视。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末全国人口数,推算出本次调查时点的我国总人口数为130948万人,据此得到2006年4月1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其中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 127万人,占1.53%。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依然缺少新生儿听力受损方面的流行病学资料。每年全国有2000多万新生儿出生,若按国外比例推算,每年约有2~6万听力损害的新生儿出现。近年来,新生儿听力筛查在中国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从1999年开始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这一技术,到2005年,目前除了西藏自治区外,中国已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部分省市,听力筛查的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标准,如上海地区的筛查率达90%以上,由200多听障儿童在6月龄前被确诊,其满意率为90%。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标是让有听力损失的婴儿和聋儿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和读写能力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
影响新生儿听力发展的高危因素

影响听力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1、母亲在怀孕期间使用耳毒性药物;

2、母亲患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弓形体引起的宫内感染;

3、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

4、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低于4分;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低于6分;具有先在性或迟发性的小儿期听力损伤的家族史;父母近亲结婚;

5、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超过24小时;

6、机械通气时间超过5天;

7、患高胆红素血症;

8、患细菌性脑膜炎;

9、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10、有听力障碍家庭史;

11、临床上怀疑存在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症,如常见的Usher综合症等。

因此提醒广大家长,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高危因素,应尽早带孩子到市妇幼保健院五官科门诊进行听力筛查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先天性聋哑的发生。

------------------------------------
您知道“新生儿疾病筛查”吗

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一出生甚至连母乳都不能吃,母乳和粮食成了伤害大脑、造成智力发育迟滞甚至成为傻子的“毒药”。这就是今年6月卫生部颁布实施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对新生儿进行筛查的三项病种之一——苯丙酮尿症(英文简称PKU)。其他筛查病种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听力障碍。

有多少父母了解给新生儿做第一次体检——新生儿疾病筛查呢?日前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联合新浪网共同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认知度的在线调查,调查对象是全国适婚适育的人群,共收到2050份有效问卷。

从参与调查的网民认知状况来看,有47.9%的人表示对新筛只“了解一点”,38.6%的人甚至对此“不了解”;“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只有9.1%和4.4%。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出生有缺陷的人口约100万。而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之一。据了解,目前我国PKU的发病率为1/14700。这种能引致智力障碍的遗传代谢病,越早发现,干预效果越好,而新筛则是把握最佳治疗时机的关键。

中国目前的PKU儿童,除了上海之外,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如甘肃、新疆、河南等地。为了生存,不沦为智残,他们一生只能吃兼有药、食功能的昂贵特食,而每年高达上万的特食或几万治疗费往往给不富裕的家庭带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重负,一些贫困家庭甚至放弃治疗。

对新生儿进行筛查的推广与普及直接关系到中国人口素质、质量与社会未来发展。据悉,目前卫生部已在全国建立新生儿筛查的管理网络,在医疗机构中开展有效的宣传与筛查工作,尽可能不让每个新生儿错失筛查的良机,以确保国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
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容忽视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内的世界卫生组织新生儿保健合作中心主任、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沈晓明教授呼吁:“家长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新生儿疾病筛查,千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而不愿意作筛查。新生儿疾病在筛查后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患儿才有可能像正常
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

据介绍,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防治某些先天性代谢及内分泌疾病造成的儿童智力低下最有效的办法,可以检查出30多种遗传疾病。其中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听力 障碍等就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

苯丙酮尿症发生率全国为万分之一。患儿若能在出生1个月内服用一种低或无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一般不会出现智力损害。但如未经处理,95%的患儿智力会呈重度或极重度损害。其筛查如同通过手指验血一样,在新生儿足跟取血测苯丙氨酸浓度便知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俗称“呆小病”)发生率为万分之五,是患儿在胎儿时期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良,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影响患儿身高和智力发育。由于患儿在新生儿期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家长往往拒绝作新生儿疾病筛查。而一旦患儿出现眼距宽、塌鼻梁、躯干长、四肢短等临床症状后,即使再经治疗,智力低下也已无法挽回。其筛查也是在新生儿足跟取血,作甲状腺功能检查。此症患儿如及时服用甲状腺激素,就不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先天性听力障碍在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发生率在万分之十~万分之三十,其中重度至极重度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万分之十。先天性听力障碍新生儿出生后没有明显异常表现,只有通过听力筛查才能早期诊断,在语言发育的敏感期,即出生后12个月以内实现早期干预,便能实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聋而不哑,否则患儿将失去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沈晓明说,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患有先天性代谢及内分泌疾病的新生儿在出生后均没有明显异常表现,因此很多父母由于不懂或心存侥幸而不愿意作此项筛查,以致很大部分患儿都是到了有临床表现的时候才去医院检查,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沈晓明强调,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患儿父母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换回患儿的康复。

------------------------------------
〖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通知〗

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通知
 (2004年12月15日卫生部 卫妇社〔2004〕439号公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计划单列市卫生局: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已明确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并将其列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北京、上海开展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到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已覆盖全国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几年来,为减少听力缺陷,我国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也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为规范新生儿筛查工作,切实提高筛查质量,我部制定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现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

附件1: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因此必须按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采血机构及人员要求
(一)采血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设有产科或儿科的医疗保健机构。
(二)采血人员:
1、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信息、结果登记和档案管理。
二、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1、采血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条件、方式、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应遵循知情选择的原则。
2、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及采血日期等。
3、严格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技术程序,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递送至筛查检测机构。
4、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者,应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
5、对可疑阳性病例应协助追访机构,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
6、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保管工作,包括掌握活产数、筛查数、新生儿采血登记信息、反馈的检测结果及确诊病例等资料,保存时间至少10年,以备查。
三、血片采集步骤
1、采血人员清洗双手并佩带手套;
2、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并用75%酒精消毒皮肤;
3、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或外侧,深度小于3毫米,用干棉球拭去第一滴血,取第二滴血;
4、将滤纸片接触血滴,切勿触及足跟皮肤,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至少采集三个血斑;
5、手持消毒棉轻压取血部位使其止血;
6、将血片置于清洁空气中,避免阳光直射,自然晾干呈深褐色,并登记造册;
7、将检查合格的滤纸干血片,置于塑料袋内,保存在2~8℃冰箱中;
8、在规定时间内将滤纸干血片递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机构。
四、采血工作质量要求
1、采血滤纸应与试剂盒标准、质控血片用滤纸一致。
2、采血针必须一人一针。
3、采血时间为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提前出院者等)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二十天。
4、合格滤纸干血片应为:
(1)每个血斑直径大于8毫米。
(2)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血斑一致。
(3)血斑无污染。
5、滤纸干血片应在采集后5个工作日内递送,3天内必须到达筛查检测机构。
6、有完整的采血卡片及结果登记册。
附件2:
 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承担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遗传代谢性、先天性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测的医疗保健机构。
一、基本要求
(一)机构要求
1、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
2、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
3、年筛查量达3万人以上。
(二)人员要求
1、业务负责人:全日制医学及相关学校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具有儿科或临床检验10年以上工作经验,从事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5年以上,并熟悉或掌握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运作和管理。
2、实验室技术人员:中专以上学历,从事检验工作两年以上,具有技师或以上职称,接受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实验室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
(1)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
(2)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处理的相关知识;
(3)标记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
(4)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的定量和定性判断;
(5)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本技能;
(6)消毒隔离技术。
3、文案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文字处理及统计)技术且有档案管理的工作经验。
(三)设备要求
种类 数目 用途
酶标仪或荧光酶标仪或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 1台 实验检测
洗板仪 1台 实验板的冲洗
振荡器 1台 实验试剂的混匀
负压吸引器 1台 滤纸血片的吸引
空调 2台 实验室控温
计算机(包括打印机) 1台 筛查数据处理
温箱 1个 实验恒温处理
水浴箱 1个 实验恒温处理
2℃~8℃冷藏柜 2个 试剂存放
8通道加样器 2个 实验加样工具
单通道加样器 2个 实验加样工具
打孔器 5个 滤纸干血片打孔
实验室通用低值用品 适量 各类实验用
注:以上设备可与其他实验室共用
如采用细菌抑制法进行苯丙氨酸测定的实验室,另需添置:
种类 数目 用途
高压灭菌器 1台 试验用品消毒
超净工作台 1个 细菌抑制法试验操作
电子天平 1台 配置试剂
微波炉或加热搅拌器 1台 培养基制备
琼脂糖胶浇板模具 10个 制备琼脂糖板
(四)房屋要求
1、实验室用房2间,共计使用面积至少40平方米以上;
2、综合用房1间,至少15平方米以上,用于滤纸干血片的验收、计算机录入和资料登记保存;
3、血片储藏室或冰库一间,用于滤纸干血片的长期保存。
二、实施原则及职责
1、收到标本应在24小时内登记,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立即退回重新采集;
2、采用国家推荐的实验方法进行滤纸干血片检测;
3、必须参加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间能力验证计划,及时上报测定结果,并对回报结果进行分析;
4、统计分析筛查技术服务的有关信息,包括筛查量、确诊阳性数和治疗数,定期向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发现漏检病例,需寻找原因,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6、提供可疑阳性病例的确诊和阳性病人治疗转诊联系服务;
7、必须建立以下实验室规章制度:
(1)人员分工责任制度;
(2)各种技术操作常规;
(3)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4)仪器管理及校准制度;
(5)试剂材料管理制度;
(6)标本登记保存制度;
(7)消毒隔离制度。
8、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和资料保存,包括:
(1)不符合要求退回的血片标本的信息,应注明原因及日期。
(2)每次检测结果的原始资料,包括标准曲线、质控结果、筛查结果。
(3)有关质量控制资料,包括室内质控图、实验室间能力比对检验结果反馈、失控原因、纠正方法等。
(4)可疑阳性追踪随访记录。
三、检测方法
采用国家推荐的实验方法和批准的标准试剂盒。对于2次实验结果均大于阳性切值的,需追踪确诊。
(一)苯丙酮尿症
1、以苯丙氨酸(Phe)作为筛查指标;
2、Phe浓度阳性切值根据实验室及试剂盒而定,一般大于120μmol/L(大于2mg/dl);
3、推荐方法为细菌抑制法、定量酶法和荧光分析法。
(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1、以促甲状腺素(TSH)作为筛查指标;
2、TSH浓度的阳性切值根据实验室及试剂盒而定,一般为10μIU/ml~20μIU/ml间;
3、推荐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酶免疫荧光分析法(EFIA)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
四、质量控制
1、检测机构须在接到标本5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测,并出具可疑阳性报告。
2、每月向血片采集机构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
3、定期参加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间能力比对检验,成绩合格。
4、滤纸干血片标本必须保存在2~8℃条件下至少5年,以备复查。
5、备有完整的实验室检测信息资料,存档保留至少10年。
6、结合卫生部指定质量控制中心定期公布的各种试剂灵敏度和特异性的
标准,对实验室的筛查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附件3: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总体目标是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并能给予及时干预,减少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
一、基本要求
(一)机构设置
1、筛查机构
(1)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设有产科或儿科的医疗保健机构。
(2)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3)职责:负责新生儿听力筛查,出具报告,资料登记归档并上报,对家庭进行告知并转诊,对通过筛查的高危儿要建议其定期至儿童保健网络随访。
2、检测机构
(1)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
(2)获得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开展新生儿听力检测的医疗保健机构。
(3)职责:负责听力障碍确诊,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出具报告,资料登记归档并上报,对家庭进行告知,建议确诊患儿进入干预程序。
(二)人员要求
从事听力筛查和检测的技术人员必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经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1、筛查人员
负责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实施,由经过听力学专门培训的技(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2、检测人员
(1)业务负责人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负责听力诊断的业务工作。
(2)听力测试人员由从事听力学或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
3、文案人员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文字处理及统计)技术且有档案管理的工作经验。
(三)房屋要求
1、筛查机构
设置1间相对比较安静的专用房间,配备诊察床和办公桌椅,面积应在15平方米以上。
2、检测机构
(1)符合国家标准(GB/T16403、GB/T16296)的测听室2间。
(2)诊室1间,并配诊察床,面积至少在10平方米。
(3)综合用房1间。
(四)设备要求
1、筛查
设备 用途
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和/或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仪 快速筛查新生儿听力情况
计算机 登记、数据分析
2、检测
设备 用途
诊断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仪 综合评估听力损失的性质、程度并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型耳声发射仪
声导抗仪
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纯音听力计(具备声场及VRA)
计算机 登记、数据分析
二、筛查
(一)对象
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普遍性筛查,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根据当地情况,至少进行听力障碍高危新生儿筛查。
听力高危因素包括:
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超过24小时;
2、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5、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6、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7、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8、细菌性脑膜炎;
9、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
10、机械通气时间5天以上;
11、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二)时间
实行两阶段筛查:出院前进行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内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转听力检测中心。
告知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筛查仍应结合听性行为观察法,3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
(三)环境
应有专用房间,通风良好,环境噪音低于45分贝A声级(dBA)。
(四)方法
耳声发射测试和/或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测试。
(五)步骤
1、清洁耳道;
2、受检儿处于安静状态,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
3、两耳分别测试。轻轻放入探头,仪器自行显示结果,如未通过,需重复2~3次测试。
三、诊断
复筛阳性的患儿由听力检测机构进行耳鼻咽喉科检查及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行为测听及其它相关检查,并进行医学和影像学评估,一般在6月龄做出诊断。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随访过程中发现听力障碍应进行进一步诊断。
四、干预
1、针对病因对可纠正性听觉障碍患儿进行相应的药物、手术治疗。
2、听力补偿或重建:
(1)助听器选配:对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觉障碍患儿,应首选配带助听器,一般可在6月龄开始验配并定期进行调试及评估,以达到助听器效果优化。
(2)人工耳蜗植入:对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患儿,应用助听器效果甚微或无明显效果,要进行人工耳蜗术前评估,考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3、听觉--言语训练。
4、社区--家庭康复指导。
五、质量控制
应建立并维护新生儿听力筛查数据库,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信息管理工作。数据库应包括下列内容:
1、基础数据;
2、听力筛查机构工作质量评估;
3、听力检测机构工作质量评估;
4、康复机构工作质量评估。
附件4:
 新生儿疾病筛查追访与管理技术规范

一、基本要求
(一)机构设置
1、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
2、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3、承担区域内妇幼保健网络的管理职能。
(二)人员要求
必须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疗保健工作2年以上,接受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
1、新生儿疾病筛查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
2、儿童保健学相关内容;
3、心理学相关知识。
二、管理及职责
(一)追访要求
1、依托区域内妇幼保健网络,建立追踪随访网络;
2、接到筛查检测机构出具的可疑阳性报告,立即电话或书面等方式通知新生儿监护人,到筛查检测机构进行复查,并提供健康教育;
3、敦促并确保可疑阳性患儿在规定时间内(遗传代谢病在7个工作日内、听力障碍按听力筛查技术规范追踪要求)至确诊治疗机构就诊,尽早给予治疗及干预;
4、因地址不详或拒绝随访等原因而失访者,须注明原因,并告采血机构及检测机构备案;
5、每次通知或访视均须记录,相关资料保存10年;
6、按筛查疾病的不同诊治要求,定期访视确诊患儿,给予长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二)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检测及听力检测医疗保健机构的技术管理职责
1、承担本省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负责对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工作;
2、对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质量控制;
3、本省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上报和反馈工作;
4、承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Friday, April 21, 2017

Drugs Used in Pregnancy

1、Allergic Disorders

★ Category A
Doxylamine

★ Category B
Benadryl (diphenhydramine)-3rd trimester, Chlor-Trimeton (chlorpheniramine), Cyproheptadine, Gastrocrom (cromolyn sodium), Singulair (montelukast), Xyzal (levocetirizine), Zyrtec (cetirizine HCl)

2、Cardiovascular System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Aggrastat (tirofiban), Angiomax (bivalirudin), Argatroban (argatroban), Arixtra (fondaparinux sodium), Betapace, Betapace AF (sotalol HCl), Colestid (colestipol), Cyklokapron (tranexamic acid), Demadex (torsemide), Dobutamine, Dyrenium (triamterene), Edecrin (ethacrynic acid), Fenoldopam, Flolan (epoprostenol), Fragmin (dalteparin sodium), Hydrodiuril (hydrochlorothiazide), Imdur (isosorbide mononitrate, extended release), Indapamide, Innohep (tinzaparin sodium), Inspra (eplerenone), Integrilin (eptifibatide), Kinlytic (urokinase), Lovenox (enoxaparin sodium), Microzide (hydrochlorothiazide), Midamor (amiloride HCl), Moduretic (amiloride HCl/hydrochlorothiazide), Methyldopa, Monoket (isosorbide mononitrate), Persantine (dipyridamole), Pindolol, Plavix (clopidogrel), Refludan (lepirudin), Remodulin (treprostinil sodium), Revatio (sildenafil citrate), Sectral (acebutolol), Stimate (desmopressin acetate), Tenex (guanfacine), Ticlid (ticlopidine HCl), Welchol (colesevelam HCl), Xylocaine (lidocaine), Zaroxolyn (metolazone)

3、Central Nervous System

★ Category A
Magnesium Sulfate

★ Category B
Buspar (buspirone HCl), Clozaril (clozapine), Cylert (pemoline), Exelon (rivastigmine), Fazaclo (clozapine), Namenda (memantine HCl), Parlodel (bromocriptine), Propofol, Razadyne (galantamine), Xyrem (sodium oxybate)

4、Dental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Aphthasol (amlexanox), Fluoridex (sodium fluoride), Peridex (chlorhexidine gluconate)

5、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Acticin (permethrin), Altabax (retapamulin), Amevive (alefacept), Azelex (azelaic acid), Bactroban (mupirocin), Centany (mupirocin), Denavir (penciclovir), Cleocin T (clindamycin), Clindagel (clindamycin), Clindets (clindamycin), Elimite (permethrin), Enbrel (etanercept), Evoclin (clindamycin), Finacea (azelaic acid), Keralac (urea), Lamisil (terbinafine HCl), Lac-Hydrin CREAM (ammonium lactate), Loprox (ciclopirox), Lotrimin (clotrimazole), Mentax (butenafine HCl), Metrocream (metronidazole), Metrogel (metronidazole), Metrolotion (metronidazole), Naftin (naftifine HCl), Nix (permethrin), Noritate (metronidazole), Ovide (malathion), Oxistat (oxiconazole nitrate), Penlac (ciclopirox), Remicade (infliximab), Silvadene (silver sulfadiazine), Solaraze (diclofenac sodium)-1st & 2nd trimester, SSD, SSD AF (silver sulfadiazine)-early pregnancy, Zonalon (doxepin HCl), Zovirax (acyclovir)

6、Endocrine System

★ Category A
Armour Thyroid (liothyronine/levothyroxine), Cytomel (liothyronine sodium), Levothroid  (levothyroxine sodium), Levoxyl (levothyroxine sodium), Synthroid (levothyroxine sodium), Thyrolar (liothyronine sodium/levothyroxine sodium), Triostat (liothyronine), Unithroid (levothyroxine sodium)

★ Category B
DDAVP (desmopressin acetate), Dostinex (cabergoline), Fortamet (metformin HCl), Genotropin (somatropin), Glucagen (glucagon), Glucagon (glucagon), Glucophage, Glucophage XR (metformin HCl), Glucovance (glyburide/metformin HCl), Glumetza (metformin  HCl), Glynase (glyburide), Glyset (miglitol), Humalog (insulin lispro), Humalog Mix 50/50, 75/25 (in-sulin lispro protamine/insulin lispro), Janumet (sitagliptin/metformin), Januvia (sitagliptin), Lutrepulse (gonadorelin acetate), Micronase (glyburide), Novolog (insulin aspart), Parlodel (bromocriptine), Precose (acarbose) Riomet (metformin HCl), Saizen (somatropin), Sandostatin (octreotide acetate), Serostim (somatropin)

7、Eye Disorders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Alocril (nedocromil sodium), Alomide (lodoxamide tromethamine), Alphagan P (brimonidine tartrate), Azasite (azithromycin), Crolom (cromolyn sodium), Emadine (emedastine), Opticrom (cromolyn sodium), Propine (dipivefrin HCl), Tobrex (tobramycin)

8、Gastrointestinal tract

★ Category A
Doxylamine

★ Category B
Aciphex (rabeprazole sodium), Actigall (ursodiol), Alinia (nitazoxanide), Aloxi (palonosetron), Antivert (meclizine), Anzemet (dolasetron mesylate), Asacol (mesalamine), Axid (nizatidine), Azulfidine (sulfasalazine), Bentyl (dicyclomine), Canasa (mesalamine), Carafate (sucralfate), Colazal (balsalazide sodium), Dramamine (dimenhydrinate), Dulcolax (bisacodyl), Emend (aprepitant), Humira (adalimumab), Imodium (loperamide), Kristalose (lactulose), Kytril (granisetron), Lialda (mesalamine), Lotronex (alosetron), Nexium (esomeprazole), Pancrease (lipase/amylase/protease), Pentasa (mesalamine), Pepcid (famotidine), Prevacid (lansoprazole), Protonix (pantoprazole), Reglan (metoclopramide), Remicade (infliximab), Robinul (glycopyrrolate), Rowasa (mesalamine), Tagamet (cimetidine), Urso (ursodiol), Vancocin (vancomycin), Zantac (ranitidine), Zelnorm (tegaserod), Zofran (ondansetron)

9、Immune System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Copaxone (glatiramer acetate), Gardasil (quadrivalent human papillomavirus)

10、Infections & Infestations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Abelcet (amphotericin B lipid complex), Ambisome (amphotericin B liposome), Amoxil (amoxicillin), Amphotec (amphotericin B cholesteryl sulfate), Ancef (cefazolin), Augmentln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Azactam (aztreonam), Bicillin CR (penicillin G benzathine/penicillin G procaine), Bicillin LA (penicillin G benzathine), Ceclor (cefaclor), Cedax (ceftibuten), Cefotetan, Cefizox (ceftizoxime sodium), Cefobid (cefoperazone sodium), Ceftin (cefuroxime), Cefzil (cefprozil), Claforan (cefotaxime sodium), Cleocin (clindamycin), Cubicin (daptomycin), Dispermox (amoxicillin), Duricef (cefadroxil), E.E.S. (erythromycin), Emtriva (emtricitabine), EryC (erythromycin), Eryped (erythromycin), Ery-tab (erythromycin), Famvir (famciclovir), Flagyl (metronidazole)- 2nd & 3rd trimesters, contraindicated 1st trimester for trichomoniasis; Fortaz (ceftazidime), Furadantin (nitrofurantoin), Fuzeon (enfuvirtide), Geocillin (carbenicillin), Invanz (ertapenem), Invirase (saquinavir), Keflex (cephalexin), Lamisil (terbinafine), Macrobid (nitrofurantoin)- 1st & 2nd trimesters, Macrodantin (nitrofurantoin)- 1st & 2nd trimesters, Maxipime (cefepime), Mefoxin (cefoxitin sodium), Merrem (meropenem), Monurol (fosfomycin), Norvir (ritonavir), Omnicef (cefdinir), PCE (erythromycin), Principen (ampicillin), Prezista (darunavir), Raniclor (cefaclor), Reyataz (atazanavir), Rocephin (ceftriaxone sodium), Selzentry (maraviroc), Spectracef (cefditoren), Suprax (cefixime), Synercid (quinupristin/ dalfopristin), Timentin (ticarcillin/ clavulanate), Trimox (amoxicillin), Truvada (emtricitabine/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yzeka (telbivudine), Unasyn (ampicillin sodium/sulbactam sodium), Valtrex (valacyclovir), Vantin (cefpodoxime proxetil), Veetids (penicillin V potassium), Velosef (Cephradine), Videx, Videx EC (didanosine), Viracept (Nelfinavir), Viread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Zinacef (cefuroxime), Zithromax (azithromycin), Zmax (azyithromycin), Zosyn (piperacillin/tazobactam), Zovirax (acyclovir)

11、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Amrix (cyclobenzaprine), Azulfidine EN-tabs (sulfasalazine), Enbrel (etanercept), Fexmid (cyclobenzaprine), Flexeril (cyclobenzaprine), Humira (adalimumab), Kineret (anakinra), Remicade (infliximab)

12、Neoplasms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Herceptin (trastuzumab), Mesnex (mesna)

13、Nutrition

★ Category A
Fero-Folic 500 (iron sulfate/folic acid/vitamin C), Folic acid (Category C if exceed RDA), Magnesium Sulfate, Vitamin A (Category X if exceed RDA), Vitamin B12 (Category C if exceed RDA), Vitamin C (Category C if exceed RDA), Vitamin D (Category D if exceed RDA), Vitamin E (Category C if exceed RDA), Pantothenic acid (Category C if exceed RDA), Pyridoxine  (Category C if exceed RDA), Riboflavin (Category C if exceed RDA), Thiamine (Category C if exceed RDA)

★ Category B
Carnitor (levocarnitine), Tenuate (diethylpropion), Xenical (orlistat)

14、Ob/Gyn

★ Category A
Nystatin vaginal (nystatin)

★ Category B
Cleocin Vaginal (clindamcyin), Clindesse (clindamycin), Flagyl (metronidazole)-2nd & 3rd trimester, Gyne-Lotrimin (clotrimazole), Metrogel-Vaginal (metronidazole), Prometrium  (progesterone)-not indicated for use during pregnancy; Vandazole (metronidazole)

15、Pain & Pyrexia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EMLA (lidocaine/prilocaine), Lidoderm (lidocaine), Naropin (ropivacaine), Oxycontin (oxycodone HCl), Oxyfast (oxycodone HCl), Oxyir (oxycodone HCl), Synera (lidocaine/tetracaine), Tylenol (acetaminophen), Xylocaine (lidocaine)

16、Poisoning & Drug Dependence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Acetadote (acetylcysteine), Calcium Disodium Versenate (edatate calcium disodium), Exjade (deferasirox), Narcan (Naloxone), Revex (nalmefene HCl)

17、Respiratory tract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Accolate (zafirlukast), Atrovent (ipratropium bromide), Brethine (terbutaline sulfate), Dopram (doxapram), Intal (cromolyn sodium), Pulmicort (budesonide), Pulmozyme (dornase alfa), Rhinocort Aqua (budesonide), Singulair (montelukiast), Tilade (nedocromil sodium), Xolair (omalizumab)

18、Urogenital System

★ Category A
None available

★ Category B
DDAVP (desmopressin acetate), Ditropan, Ditropan XL (oxybutynin chloride), Elmiron (pentosan polysulfate sodium), Hectorol (doxercalciferol), Oxytrol (oxybutynin), Pyridium (phenazopyridine), Urispas (flavoxate HCl)

以上内容的PDF下载链接如下:
http://media.empr.com/documents/2/obgyn-duip%20%28drugsusedinpregnan_1168.pdf

――――――――――――――――――――――――――――――――――――
一些关于准妈妈和新妈妈用药的下载链接请看这里:

Summary of Proposed Rule on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Labeling
http://frwebgate.access.gpo.gov/cgi-bin/getdoc.cgi?dbname=2008_register&docid=fr29my08-33.pdf

Pregnancy and Medicine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http://www.womenshealth.gov/faq/pregnancy-medicines.pdf

BREASTFEEDING AND MATERNAL MEDICA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Drugs in the Eleventh WHO Model List of Essential Drugs
http://whqlibdoc.who.int/hq/2002/55732.pdf

Prescribing medicines in pregnancy
An Australian categorisation of risk of drug use in pregnancy
http://www.tga.gov.au/DOCS/pdf/medpreg.pdf

Reviewer Guidance Evaluating the Risks of Drug Exposure in Human Pregnancies
http://www.fda.gov/downloads/Drug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s/ucm071645.pdf

Drugs@FDA Data Files
http://www.fda.gov/downloads/Drugs/InformationOnDrugs/ucm054599.zip

FDA关于准妈妈用药分类等的英文资料


FDA Pregnancy Categories

Women who are pregnant or considering pregnancy are rightly concerned about whether the medicines they take might cause birth defects or other harm to their developing baby. Doctors are looking for the same kind of information when choosing the best medications to prescribe for young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is one source of guidance. The FDA looks at the evidence available about the risk of harm if each medication is used during pregnancy. Then it assigns each one to a "Pregnancy Category" (A, B, C, D, or X). The category for each medication is reported in its package insert.

Here's a list of the five FDA categories:

Category  Description
A    Adequate, well-controlled studies in pregnant women have not shown any risk to the fetus in the first three months of pregnancy, and there's no evidence of later risk either. Very few medications have been tested to this level.
Examples: folic acid, levothyroxine (Synthroid)

B    There have been no adequate, well-controlled studies in women but studies using animals have not found any risk to the fetus, or animal studies have found risk that was not confirmed by adequate studies in pregnant women. Not many adequate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pregnant women, so the first situation (not enough information) usually applies if a medication is assigned to this category.
Examples: ondansetron (Zofran), metformin (Glucophage)

C    There have been no adequate, well-controlled studies in women, but studies using animals have shown a harmful effect on the fetus, or there haven't been any studies in either women or animals. Caution is advised, but the benefits of the medication may outweigh the potential risks.
Examples: albuterol (Ventolin), sertraline (Zoloft)

D    There is clear evidence of risk to the human fetus, but the benefits may outweigh the risk for pregnant women who have a serious condition that cannot be treated effectively with a safer drug.
Examples: paroxetine (Paxil), phenytoin (Dilantin)

X    There is clear evidence that the medication causes abnormalities in the fetus. The risks outweigh any potential benefits for women who are (or may become) pregnant.
Examples: isotretinoin (Accutane), warfarin (Coumadin)

This system, while the best now available,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suggesting clear differences between medications in various categories when the differences are really much less distinct. The categorization of many medications is based mainly on lack of evidence one way or the other. The FDA is considering a change to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s that would also include information on fertility and breastfeeding.


几种常见药物:

●Tylenol (Acetaminophen)
Category B - drugs that have been used a lot during pregnancy and do not appear to cause major birth defects or other problems. Tylenol does appear to cross the human placenta. Three studies involving more than 10,000 newborns exposed to acetaminophen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 did not fin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acetaminophen and major malformations. Tylenol should not be used over the long term.

●Ibuprofen
Some common brands are Advil and Motrin. This drug is a class B until the 3rd trimester, then it is a class D. Borderline association with gastroschisis.

All NSAIDs used near term may cause premature closure of the ductus arteriosus, and inhibit labor. Oligohydramnios after prolonged use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with NSAIDs as a class. There are no adequate studies of ibuprofen in pregnant women. Therefore, ibuprofen is not recommended during pregnancy.

●Benadryl (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
Category B in third trimester. But in the 1st and 2nd trimester Diphenhydramine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pregnant women; the incidence of fetal malformations is the same as that which would be expected in women who are not taking medications. Diphenhydramine may cause uterine irritability or contractions near term when used in high doses (greater than 50mg).

●Sudafed (pseudoephedrine)
Class C in pregnanc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one doesn’t use it because of some associated  problems that occur along with gastroschisis are preterm birth,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and cardiac problems. If you feel that you need this or a similar type of drug, please visit you physician.

●Cough Syrup
There are a variety of honey based natural cough syrups on the market and others in drug stores, please read the bottle before using about contraindications.

Check this product's ingredient list for phenylpropanolamine (PPA). The FDA has issued warnings regarding PPA side effects. Do not use if Dextromethorphan is present it is the focus of a recent controversy, following a report that dextromethorphan induced miscarriage and malformations, such as open neural tube defects, in chick embryos injected with dextromethorphan.

Contact your healthcare provider about the specific brand.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inguinal hernias was noted in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97 women with first trimester exposure to guaifenesin. Other retrospective studies have not, however, found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malformations associated with guaifenesin exposure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 Overall, the teratogenic risk of guaifenesin is thought to be low.

●Alka Seltzer (Buffered Aspirin Product)
Class D product for pregnancy. Possible Tetrogenic actions, linked to prolonged gestation,  readily crosses the placenta, post partal hemorrhage and linked to low birth weight, increase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tillbirth and neonatal death.

●Tums (Calcium carbonate)
Class D in pregnancy. Extended heavy use of calcium antacids (20 grams or more daily for a prolonged period) may cause excess calcium in the blood, which can lead to kidney stones and reduced kidney function. People who already have impaired kidneys may develop milk-alkali syndrome (causing symptoms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mental confusion, and loss of appetite) with as little as 4 grams a day.

●Mylanta (Aluminum and Magnesium Hydroxide w/or without Simethicone)
Class C in pregnancy. There have been sporadic reports of fetal maldevelopment and injury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use of high dosages of aluminum-containing antacids during pregnancy.

★ Some Medications Considered Safe for Use During Pregnancy
http://www.obfocus.com/high-risk/medsprint.htm

■Asthma
Budesonide inhaled or nasal spray (Pulmicort®, Rhinocort ®)

■Bladder infection (UTI)
Nitrofurantoin (Macrobid®)- Avoid in patients with possible G6PD deficiency

■Cough
Dextromethrophan (Robitussin DM sugar free ®)

■Constipation
Metamucil® , Citrucel®,
Docusate (Colace®, Ducolax ®)
Milk of magnesia.
Polyethyelene glycol (Miralax®)

■Diabetes
Insulin
Glyburide (Micronase®)
Metformin (Glucophage®)

■Diarrhea
Loperamide (Imodium A-D ®)

■Gas
Simethicone (Gas-X ®, Mylicon ®, Phazyme ®)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Ranitidine (Zantac®)
Cimetidine (Tagamet®)

■Hayfever, sneezing, runny nose, itchy watery eyes
Chlorpheniramine (Chlor-Trimeton ®,Efidac ®, Teldrin ®)
Diphenhydramine (Benadryl ®) Clemastine (Tavist Allergy ®)

■Headache or fever
Acetaminophen (APAP,Paracetamol,Panadol, Tylenol®)

■Heartburn
TUMs®

■Hemorrhoids
Tucks®
Preparation H®
Anusol®

■High blood pressure
Methyldopa (Aldomet®)

■Hyperprolactinemia
Bromocriptine (Parlodel®)
Carbergoline (Dostinex®)

■Hypothyroidism
Thyroid hormone
Levothyroxine (Synthroid ®, Levoxyl ®)

■Infection
Acyclovir (Zovirax ®)
Azthitromycin (Zithromax ®)
Cepaholosporins: Cephalexin (Keflex®), Cefazolin (Ancef ®), cefaclor (Ceclor®), Clindamycin (Cleocin®)
Erythromycin
Penicillins: Amoxicillin (Amoxil®), Amoxicillin Clavulanate (Augmentin®), methicillin, carbenicillin
Metronidazole (Flagyl®)

■Insomnia
Doxylamine(Unisom Sleep Tabs® )

■Motion sickness
Dimenhydrinate (Dramamine ®)

■Nasal congestion
Pseudoephedrine (Sudafed ®): Avoid in first trimester.

■Nasal congestion, sneezing, runny nose, itchy watery eyes
Actifed Cold and Allergy ®: Ingredients-Triprolidine, Pseudoephedrine - Avoid in first trimester.

■Nasal congestion, sneezing, runny nose, itchy watery eyes, fever, and headache
Actifed Cold and Sinus ®: Ingredients-Acetaminophen, Chlorpheniramine, Pseudoephedrine- Avoid in first trimester.

■Nausea
Ginger
Pyridoxine 25 mg PO TID WITH: Unisom Sleep Tabs (Doxylamine Succinate 25 mg) 1/2 tablet TIDMetoclopramide (Reglan ®)

■Preeclampsia
Magnesium sulfate

■Vaginal yeast infection
Clotrimazole cream (Gyne-Lotrimin®)

若要搜索某个药物是否适于准妈妈,请参看这里,也可按字母列表查询(点击“Search”上面的字母):
http://www.safefetus.com/Search.asp

FDA网站也可以搜索和浏览:
http://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rugsatfda/index.cfm

其他国家请看这里: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egnancy_category

Over-the-Counter (OTC) Medications

OTC medications do not have pregnancy letter categories unless they were previously a prescription mediation. Your healthcare provider can help you determine which OTC medications may be right for treating your headaches or other medical conditions.

All OTC medicines have a Drug Facts label. The Drug Facts label is arranged the same way on all OTC medicines. This makes information about using the medicine easier to find. One section of the Drug Facts label is for pregnant women. With OTC medicines, the label usually tells a pregnant woman to speak with her doctor before using the medicine. Some OTC medicines are known to cause certain problems in pregnancy. The labels for these medicines give pregnant women facts about why and when they should not use the medicine. Here are some example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like ibuprofen (Advil®, Motrin®), naproxen (Aleve®), and aspirin (acetylsalicylate), can cause serious blood flow problems in the baby if used during the last third of pregnancy (after 28 weeks). Also, aspirin may increase the chance for bleeding problems in the mother and the baby during pregnancy or at delivery.
●The labels for nicotine therapy drugs, like the nicotine patch and lozenge, remind women that smoking can harm an unborn child. While the medicine is thought to be safer than smoking, the risks of the medicine are not fully known. Pregnant smokers are told to try quitting without the medicine first.

★ Medicine and Pregnancy

You still can use many medicines when you are pregnant or nursing. Use this guide and talk to your doctor, nurse, or pharmacist about keeping you and your baby safe.

1、Know the Facts
●If you're not pregnant yet, you can help your chances for having a healthy baby by planning ahead. You can make choices about which medicines to use before you get pregnant. Always talk to your doctor, nurse, or pharmacist first!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keep getting treatment for any health problems.
●Your heart and kidneys work harder when you are pregnant. This makes some medicines pass through your body faster than usual. Your doctor might need to give you a higher dose of your medicines or make you take them more often.
●Some drugs can harm your baby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your pregnancy. At these times, your doctor might tell you to stop taking your regular medicine until it is safe to go back on it. Your doctor may put you on a different medicine that is safer for your baby.

2、Read the Label and Ask Questions
●The law says that all drug labels must list the risks for women who are pregnant or trying to get pregnant.
●Your doctor, nurse, or pharmacist can help you choose the medicines that are right for you.

3、Don't take:
●Aspirin
Don't take aspirin during the last 3 months of your pregnancy, unless your doctor tells you to. Aspirin can cause problems for your baby, or cause problems when you are in labor.

●Ibuprofen (Motrin, Advil)
Like aspirin, it may cause problems during the last 3 months of pregnancy and when you are in labor.

●Products like herbs, minerals, amino acids
No one is sure if these are safe for pregnant women, so it's best not to use them. Even some "natural" products may not be good for women who are pregnant or nursing.

4、Vitamins
●Women who are pregnant should not take regular vitamins. They can contain doses that are too high.
●Ask about special vitamins for pregnant women that can help keep you and your baby healthy.

孕期相关问题汇集--主要来自OB


当初怀大宝时真是一无所知,不知要找OB,也不知要做什么检查,更不知会碰到什么问
题。后来怀小宝时情况就不同了,至少在医院做完pregnancy test之后,我就自己选择了OB
,离我上班相当近。我曾担心从我家到医院开车要一个小时左右会不会太远,OB告诉我
即便是第二胎,从有反应到宝宝出生也要好几个小时,不会那么快的。

生个健康快乐的宝宝比什么都重要。怀孕期间准妈妈容易感到疲劳,情绪波动比较大,如果有早孕反应,饮食也是个问题。我的原则是尽量远离对宝宝可能有害的因素,心情放松。现将我可以想到的准妈妈可能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结合我的OB提供的一些材料写出来,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还是要以各OB说的为准,不全的地方恳请大家补充。

1、孕期及产后检查
* 第一次见OB,付了co-pay,以后的常规检查没有付。第一次见OB,要做pap smear. 宝
宝心跳大概可在怀孕10周后听见,我是11周的时候第一次听到宝宝心跳的。

* B超通常在18周左右做一次,临检查前被要求去上厕所。主要是为了检查宝宝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状况,也可能确定宝宝的性别。如果有什么concern或者问题,也可以做多次。

* 讨论AFP,可以选做,但不是必需的

* 28周左右做Glucose Screen and blood count,To look for diabetes and
anemia in pregnancy. 血糖一小时测试前要吃饭,在喝糖水一小时前进食即可;如果一小
时没过,三小时测试要求空腹。

* Rh Negative women will get a RhoGam injection at 28 weeks

* 每次见OB要检查体重、血压以及尿样。护士好象每次还问我有无疼痛之类,特别是
到了后期。平常OB就听听心跳,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见OB的频率:28周内每4周一次;28-36周每2-3周一次;36周到生,每周一次。

* 产后6周检查 pap smear以及讨论避孕问题

* 一年后复查 pap smear


2. 孕期反应
* 不适及身体的变化:
backache
Nausea and Vomitting
Constipation/Hemorrhoids
Minor abdominal cramping
Braxton-Hicks cotractions starting around 16 sweeks-irregular and feel like
menstrual cramps. They do not make changes in your cervix.
Swelling of the feet and ankles
Fatigure/dizziness
Frequent urination
Round ligament pain
Increased vaginal discharge(may use OTC Monistat for yeast infections)
Spotting, especially at expected time of menstruation, after intercourse, or
with yeast infection
Varicose veins
Breast fullness, tenderness, and leakage of colostrum
Weight gain of 25-35 pounds IF pre-pregnancy weight is within normal limits
for height. This is NOT all fat.
Mood swings
Nasal congestion
Excess Salivation

我当时比较明显的是早孕反应,一直持续到宝宝出生,见什么都没有胃口,瞌睡,体重
大概增了30磅。所幸没有任何浮肿的问题。
减轻早孕反应:起床之前吃几片饼干,早上起来先在床上坐一会儿再站起来,避免突然
动作;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尽量吃一些含蛋白的食物。为了保证宝宝有足够的维生素摄入,我一直坚持吃prenatal vitamins,从知道怀孕直到宝宝断奶。

* 出现以下危险信号 需要联系OB
Abdominal pain/Severe cramping
Decreased or absent baby movement
Leaking of amniotic fluid (clear and watery-doesn\'t smell like urine)
Vaginal bleeding
Vision changes (blurry vision or seeing spots)
Severe headache

如果是临产,出现破水、宫缩达到一定频率或者见红(出血比较多)时要及时给医院打电
话,然后去医院。


3. 孕期禁忌 
我当时是戒了咖啡及药物,虽然医生认为有些是安全的。前12周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
期,还是尽量注意为好。除了吸烟喝酒对宝宝不好外,Hot tubs/saunas也不好,另外要注意别摔跤,开车也要特别注意安全。
* Alcohol, tobacco, & non-prescribed medications or drugs not safe during
pregnancy
* Saccharin (Sweet-n-Low)
* Limit NutraSweet to 1 drink per day
* Excessive caffeine(1 cup per day is okay)
* Douching
* Hot tubs/saunas
* Activities that may cause a fall, such as snow or water skiing or
horseback riding
* If you do fall, you may call the clinic nurse line for phone assessment
during during clinic hours. You may need to be seen quickly for monitoring.
If so, you should go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f you are less than 20
weeks, you may stay in the ED for evaluation. Pregnancies beyond 20 weeks
are typically sent from the ED TO OB Triage. You should not go to the clinic.

4. 孕期可以安全使用的药物
* Pain: Tylenol
* Cold Symptoms: Chlortrimeton
Sudafed: Only after 12 weeks and if you don\'t have high
blood pressure problems
Robitussin (plain only)
Cough drops (Sugar-free if diabetic)
Benadryl
Chloraseptic Spray or throat lozenges (use sugar free
lozengers if you are diabetic)
* Nasal congestion: Saline nasal spray
* Allergies: Over-the-Counter Claritin
* Heartburn: Tums/Mylanta/Maalox/Rolaids/Zantac
* Constipation: Metamucil/Colace/Milk of Magnesia/Fiabercon/Pericolace
* Diarrhea: Immodium/Kaopectate
* Hemorrhoids: Preparation H/Annusol/Tucks/Sitz baths
* Yeast Infection: Monistat 3 or 7 day
* Rashes/Itching: Hydrocortisone 1% Benadryl cream
* Asthma: Prescription inhalers may be used
* Prenatal vitamins: (with 1000 micrograms Folic Acid) 我吃的prenatal vitamins含叶酸是800mg

5. 孕期饮食问题
* Do not eat hot dogs, deli and luncheon meats unless they are reheated
until steaming hot and eaten while still hot.
* Do not eat soft chesses such as Feta, Brie, goat, Camembert, blue-veined
cheeses, and Mexican-style chesses such as queso fresco or queso blanco. You
may eat hard chesses like cheddar, semi soft chesses like mozzarella, or
any pasteurized cheeses like slices, spreads, cream chesse and cottage
cheese.
* Do not eat refrigerated pates or meat spreads. Canned or shelf-stable are
okay to eat.
* Do not eat refrigerated smoked seafood, unless it is cooked in a dish
like a casserole. Canned shelf-stable smoked seafood is ok.
* Stay away from eating alfalfa sprouts. They are too difficult to clean
well and may harbor bacteria.
* Sushi is ok if it is either cooked or vegetarian. NO RAW FISH.
*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xpiration dates on your foods.
* Avoid cross-contaminating other foods, utensils, cutting boards and
preparation surfaces
*Wash your hands with hot soapy water for at least 20 seconds after
handling any of these foods or raw foods. Also wash cutting boards, dishes,
and utensils to prevent cross contamination
* Eat foods that are high in long acting proteins such as milk, yogurt,
cheese, peanut butter and nuts. Avoid greasy, highly seasoned and fried
foods. Drink fluids, including soups, between, rather than with, meals.

6. 其他常见问题
对怀孕期间烫发、染发、看牙医、涂料气味、养猫、旅行、清洁剂、sex等有疑问的JMs可以从下面找到答案。
* Perming Hair, Hair Coloring, Hair Highlights
Generally considered sage after the first trimester (12-14 weeks).
Processing may be different due to hormonal changes.

* Chemical Extermination
Vacate home for 48 hours after extermination.

* Dental Care
Regular dental check-ups are expecially important during pregnancy.
Novocain is allowed as long as it contains no epinephrine. No X-Rays should
be done unless absolutely necessary and your mid-section is shielded with
lead, from and back. If you need antibiotics prior to dental work, most are
safe.

* Cats and Cat Litter
Exposure to cates is not a problesm during pregnancy. Pregnant women
should not change litter boxes or be exposed to cat feces.

* Household Cleaner Exposure
These are not harmful to pregnant women if gloves are worn to prevent
exposure to skin and cleaners are used in well ventilated areas.

* Sunscreen Use
Use sunscreen with at least SPF 15 or greater when exposed to sun. Reapply
sunscreen every 30 minutes during prolonged exposure.

* Painting Inside the Home
Not dangerous if done in a well ventilated area.

* Gardening
Safe as long as gloves are worn.

* Travel
Unless you are on bed rest or have been instructed otherwise, car or air
travel is safe until 34 weeks. It is important to walk every hour. If flying
, drink large amounts of water, as air travel dehydrates the body quickly.

* Sexual Intercourse
Safe until you deliver unless have been advised otherwise by your doctor
or you have any of the following problems:
Water has broken
Incompetent cervix
Placenta previa
Preterm labor

最后提一下孕期的锻炼问题,原则上怀孕期间锻炼还是很安全的,并且可以减轻早孕反应、增加体力、降低压力、加快生产以及产后恢复,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 Increase water intak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exercise.
* Wear a supportive bra.
* Do a 5 minute warm-up and a 5-10 minute cool down.
* Low impact, such as walking and swimming, is best.
* Avoid brisk exercise in hot/humid weather.
* Intensive exercise should last no longer than 15 minutes.
* Keep your heart rate at 140 or below.
* AVOID:
deep knee bends
full sit ups
double leg raises
Straight leg toe touches
After 20 weeks (5 months), no exercises that require you to lie on your back for more than 5 minutes.

Thursday, April 20, 2017

准妈妈及哺乳妈妈用药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一、孕妇用药原则及禁

母子血肉相联,怀孕妈妈所吃的东西都会对胎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药物更是如此。为了宝宝的身体健康和将来的幸福,孕妇应特别小心用药。

有些药物具有损害胎气,导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妊娠妇女绝对不能服用。毒性较强,药性猛烈的药物有:巴豆、牵牛、大 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应完全禁服。用于活血化瘀以及行气泻下类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等,除非是特别必要时,尽量避免使用。

即使是补益药,如人参和鹿茸,也不可乱服。妇女怀孕后,一般都有阴血偏虚、阳气偏盛的情况,即如俗语所说的“有胎始有 火”,因此,除人参和鹿茸外,一些温燥性的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胡桃肉、胎盘等,必须慎用、少用,否则可能出现轻度不安,烦躁失眠,咽喉干痛等症 状。一些辛热的食品,如辣椒、酒等,也应能不用就不用,绝不可长期服食。

1、孕妇用药注意事项

有的药物孕妇服用后,不但对自己有影响,而且还可通过胎盘而影响胎儿,因此孕妇用药应注意以下四点:

注意保胎防止流产或流产:在怀孕期间不能应用具有收缩子宫平滑肌的药物,如麦角、脑垂体后叶素、催产素、奎宁等;剧烈的泻药如硫酸镁、番泻叶等,也可 以引起子宫和盆腔充血,以致子宫收缩;利尿药如氯噻酮、速尿、氨苯蝶啶等;有些毒性大、药性猛烈的中药如巴豆、黑丑、白丑、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 棱、莪术、水蛭、虻虫等;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破滞和辛热滑利作用的药如大黄、枳实、附子、桃仁、红花等,都应慎用,因为上述中西医药品常可引起流产或早 产。

注意防止胎儿畸形:因为孕妇用药后,药物可从血浆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由于胎儿器官发育未全,对药物分解、解毒能力很差,排泄缓慢,再加 上发育中的胎儿敏感性强,尤其是妊娠头三个月胎儿最容易受影响。在怀孕期间对以下有致畸作用的药应禁用,如冬眠灵、奋乃静、苯巴比妥、氯氮卓(利眠宁)、 甲丙氨酯(眠尔通)等镇静安眠药,都能引起胎儿畸形;甲氨蝶呤、白消安、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等抗癌药,也可导致胎儿畸形;己烯雌酚、睾酮、孕酮、可的松 等激素类药,也能致畸。如己烯雌酚可引起胎儿内脏畸形和脑积水,生殖腺癌,使男胎女性化,使后代永久性不育,口服避孕药也可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甲苯磺 丁脲、氯磺丙脲等降糖药,可导致胎儿多发性畸形,四环素类抗生素,服用后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不但能造成四环素牙,还能抑制胎儿蛋白质合成,使胎儿手 指和肢体短小,还能导致 先天性白内障甚致死胎。另外,应用抗过敏的敏克静,抗癫痫的苯妥英钠和朴痫酮,抗凝血的双香豆素和苄丙酮双香豆素,抗疟疾药氯喹,乙胺嘧啶和奎宁,缩瞳药 毛果芸香碱,拟肾上腺素类药麻黄素和鼻眼净,兴奋药咪嗪和苯丙胺等,都可导致胎儿畸形
  
注意孕妇本身损害:怀孕后,孕妇体内的酶系统有一定的改变,因此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有些药物可损害孕妇的健康。如在妊娠晚期应用四环素,可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严重的还可造成死亡,所以孕妇要禁用四环素类药。
  
注意胎儿的毒副反应:药物对胎儿除了有致畸作用外,还可造成胎儿毒副反应。如对孕妇连续使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可造成胎儿听觉神经损害发生耳聋;应用磺 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增效联磺片等,或用新生霉素等,可导致胎儿黄疸;临产前应用吗啡,可使胎儿呼吸中枢麻痹,造成新生儿窒息;患高血压的孕妇服用利血平 以后,大约有10%的新生儿出现昏睡、心动过缓、鼻粘膜充血和呼吸抑制等毒副反应。虽然许多药对胎儿和孕妇本人有不良影响,但也不能说妊娠期间生了病什么 药都不能用,这样就会形成养病如养虎,对母子的安全危害更大。因此,怀孕期间生病后,应及时找医生诊治,以便选择毒性小作用明显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因疾 病的治疗需要,必须应用以上药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恰当的用药时机和给药方法,必要时可终止妊娠。另外,在怀孕后,应格外注意饮食起居,劳逸结合,争 取少生病,少吃药。

2、孕妇禁用致畸药物

哪些药物可引起胎儿畸形,如何预防畸胎发生
  
自60年代孕妇服用“反应停”引起震惊世界的畸胎事件后,医药界对药物的致畸作用给予相当重视,进 行了广泛的研究。由于妊娠不同阶段胚胎发育的特点,药物致畸作用也各不相同。对反应停致畸作用分析表明,在妊娠后第20天~30天服药较易发生畸胎。但一 般说来,在妊娠的前3个月中用药易致畸形,因这时受精卵正处在相继分化和联合阶段,各系统尚未完全形成,易受药物的影响。妊娠4个月以上胎儿各器官已形 成,药物已不再有致畸作用。除反应停外,下述药物有或可能有致畸作用,所以在头3个月中应禁用或小心使用。

(1) 抗肿瘤药如氨甲喋啶易引起流产和无脑、脑积水、腭裂等畸形,与它种抗癌药合用危险性更大。还有马利兰、苯丁酸氮芥、6一巯基嘌呤、环磷酰胺、去乙酰甲基水仙碱、癌宁、长春碱、乌拉坦 及碘治疗或骨盆放射,都可引起胎儿畸形。

(2) 激素类于妊娠头3个月应用可使女性胎儿男性化;3个月后应用,可使女性胎儿生殖器暂时增大等。

(3) 抗糖尿病药。有报道甲磺丁脲和氯磺丙脲引起死胎、新生儿死亡、多发性畸形和兔唇。有人认为胰岛素也能引起畸形。

(4) 抗疟药乙胺嘧啶和氯奎可致胎儿耳聋、脑积水和四肢缺陷畸形;长期大量使用奎宁可造成死胎、先天性耳聋,是否造成畸形尚有分歧。

(5) 抗惊厥、镇静安定药,如苯妥因钠、去氧苯巴比妥、苯巴比妥 都能引起胎儿兔唇和腭裂;氯丙嗪可引起视网膜病变;氟哌啶醇可引起四肢畸形,眠尔通、安定、利眠宁也可致畸胎。

(6) 抗抑郁药丙咪嗪可引起胎儿骨畸形和兔唇;苯丙胺可致心脏缺损、大血管异位及畸形足等。

(7) 抗凝血药双香豆素和华法令致胎儿出血、死亡或鼻骨发育不全。

(8) 四环素可引起手指畸形、先天性白内障、骨生长障碍、牙釉发育不全及囱隆起或死胎。 此外,经动物试验药物致畸的还有链霉素、利福平、乙硫异烟胺、TMP、磺胺类药、安眠酮、乙醇、灭滴灵、安其敏、大剂量阿斯匹林、避孕药、甲状腺素、维生 素A、烟碱和偶氮染料及味精等。

为防止药物诱发畸胎,在妊娠头3个月应避免使用上述药物;对新药致畸性尚未充分了解,一般也应避免使用。

致畸作用明确的药物有:反应停,氨甲喋呤,链霉素,奎宁,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雌激素,考的松,强的松等。还有一些药物虽然致畸作用不肯定,但对胎儿有一定影响,如镇痛解热药(阿斯匹林等),抗过敏药(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抗癫痫药,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及镇静安眠药等。孕期因病必须用药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忌盲目滥用。

3、妊娠早期禁用的药物有:

抗肿瘤药:氨甲喋呤、白消安、苯丁酸氮芥、6-硫基嘌呤、环磷酰胺、放射性碘、白血宁、秋水仙碱;

激素类药:可的松、超常量避孕药;

镇静药:利眠宁、反应停、眠而通;

抗过敏药:敏克静。

4、整个妊娠期间禁用的西药有:

激素类药:乙烯雌酚、睾酮、孕酮、肾上腺皮质激素。

降糖药:氯磺丙脲、甲磺丁脲。

抗菌药:四环素。

镇静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丁苯、苯巴比妥、巴比妥类。

抗过敏药:苯海拉明、乘晕宁、扑尔敏。

兴奋药:丙咪嗪、苯丙胺、吗啡。

抗惊厥药:苯妥英钠、扑痫酮。

抗疟药:乙胺嘧啶、氯喹、奎宁。

解热镇痛药:非那西丁、水杨酸类。

缩瞳药:毛果芸香碱。

拟交感药:麻黄素鼻眼净。

利尿药:噻嗪类利尿剂

维生素:大量维生素K、烟酸。

5、临产前禁用的西药

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 、氯霉素、阿司匹林、长效磺胺、酒精。

临产前禁用的中药:大毒大热药物:如生南星、朱砂、雄黄、大戟、附子、商陆、斑蝥、蜈蚣、砒石等 中药雄黄已肯定有致畸胎作用,孕妇应绝对禁止内服,朱砂含有可渗性汞盐(即水银),可在孕妇体内蓄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耳聋、斜视、智力低下等。

活血化淤药物:如桃仁、红花、枳实、蒲黄、益母草、当归、三棱、水蛭、虻虫、穿山甲、乳香、没药等,可使孕妇血液循环加快,具有刺激子宫,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的作用,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使胎儿发育不良及产生各种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

滑利攻下药物:如滑石、木通、牵牛子、冬葵子、薏苡仁(根)、巴豆、芫花、大戟、甘遂等,多有通气利尿下泻的作用,可通过刺激肠道及消化系统,兴奋子宫并引起反射性的收缩,使胎儿着床不稳而引起流产、早产。

芳香走窜药物:如丁香、降香、麝香等,可通过神经系统引起子宫收缩,也容易导致胎儿早产或流产。不少人工流产或引产药物中,麝香均为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孕妇禁用的中药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峻烈的药,例如:

毒性药:马钱子、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生草乌、天雄、水银、巴豆、斑蝥、轻粉、地胆、砒石、铅粉、硫磺、雄磺、蜈蚣。

破血药:水蛭、蟒虫、干漆、蟹爪、三棱、莪术、苏木、瞿麦、益母草等。

攻下逐水药:番泻叶、芦荟 、甘逐、大 、芫花、牵牛子、商陆、巴豆、冬葵子、续随子、藜芦等。

通窍走窜药:麝香、蟾蝓、山甲、皂角。

麻醉药:闹洋花、洋金花等。

此外,对于泻下药大黄、芒硝;活血去淤药桃仁、红花;行气破滞药枳实、枳壳、槟榔;辛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制草乌、制川乌;沉降药磁石、代赭石等,孕妇亦当慎用或不用

孕妇患病,当抓住疾病的主证,既要迅速把病邪消除,又要注意保胎,只有这样方利于母子健康,对于慎用的药物,若病情急需,也可根据“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原则,酌情使用。毒性强或药性峻烈者多不用。

二、准妈妈55条药物禁忌

1.青霉素: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严重黄疸,使胎儿死亡。

2.链霉素:引起先天性耳聋,骨骼发育畸形。四环素:致牙釉质形成不全,骨骼、心脏畸形,先天性白内障,肢体短小或缺损(如缺四指),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最严重者可出现脑核性黄疸甚至死亡。

3.土霉素、强力霉素:使胎儿短肢。

4.氯霉素:致新生儿血液循环障碍、呼吸功能不全、发绀、腹胀 (即“灰婴综合征”)。如在妊娠末期大量使用,可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胎儿死亡。

5.卡那霉素:致耳聋

6.红霉素:致先天性白内障、四肢畸形、脑膨出。

7.庆大霉素:造成胎儿耳损伤,甚至引起先天性胃血管畸形和多囊肾。

8.磺胺类药物(以长效磺胺和抗菌增效剂为主):致高胆红素血症、脑核性黄疸、畸形。

9.海洛因:使胎儿呼吸抑制、死亡。

10.度冷丁(杜冷丁):致新生儿窒息。

11.吗啡、安侬痛:抑制新生儿呼吸,使新生儿呈戒断样抑制状态,如在分娩前一周服用,可致新生儿痉挛、兴奋和尖锐的哭声。

12.阿司匹林:致胎儿小、畸形,引起新生儿凝血酶原减少而出血及肝脏的解毒与排泄功能障碍。

13.非那西汀和扑热息痛: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4.消炎痛:引起黄疸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15.巴比妥类:影响胎儿脑细胞发育。

16.苯妥英钠:致胎儿心脏先天性畸形、面及手发育迟缓、兔唇、腭裂。

17.扑痫酮:可致胎儿指趾畸形,妊娠后期服用可致胎儿发生窒息、出血及脑损伤。

18.安眠酮:致畸形

19.安定、安宁、利眠宁、导眠能:可致胎儿畸形和女胎男性化。

20.反应停:使胎儿无肢或短肢、无眼、无耳、唇裂、肠管闭锁、心脏畸形。

21.苯丙酸诺龙:引起腭裂。

22.胰岛素: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其它先天性畸形。

23.黄体酮:使女胎男性化。

24.可的松和强的松:致胎儿唇裂、腭裂。可的松还可致胎儿无脑、早产、早死。

25.孕酮、睾丸酮:引起胎儿外生殖器畸形

26.维生素D:大量服用,可致胎儿高钙血症和智能发育迟缓。

27.维生素K:大量服用,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

28.维生素B6:大量服用,可使新生儿产生维生素B6依赖症、抽搐。维生素B6的衍生物脑复新,在动物实验中引起裂唇,亦应慎用。

29.多种维生素:如果在妊娠头三个月内服用,婴儿患神经系统缺陷症的危险性高达60%。
★★ 多谢JMs提醒, 觉得这一条多半应该是\"多种抗生素\", 而不是\"多种维生素\"★★

30.丙脒嗪:致胎儿四肢畸形。

31.抗疟药奎宁、氯化奎啉、乙胺嘧啶:能致胎儿脑积水、脑膜膨出、腭裂、肾停止发育或畸形、视网膜损伤。

32.扑尔敏、敏可静、安其敏、苯海拉明、乘晕宁等抗过敏药:除有潜在的致腭裂、唇裂、缺肢作用外,还可使肝中毒及脑损伤,抑制新生儿呼吸。

33.氟脲嘧啶、环磷酰胺:可使胎儿四肢、上腭、外鼻、泌尿道畸形,以及死亡。

34.氨基蝶呤:致胎儿无脑、脑积水、脑膜膨出、唇裂、腭裂或四肢畸形。

35.羟基脲和白消安:致胎儿多发性畸形。

36.白血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无脑

37.6-巯基嘌呤、丙酸睾丸酮、L-门冬酰胺酶:致胎儿畸形。

38.苯丁酸氮芥:能引起肾、输尿管缺损。

39.噻替哌、5-氟硫脲嘧啶、丝裂霉素C、秋水仙碱:致胎儿死亡。如果是在妊娠第16周后使用这些抗肿瘤药物,还是比较安全的

40.双香豆素类药物:可致胎儿皮肤出血斑、脑障碍、胎盘早剥、骨和颜面畸形、智力低下或胎儿死亡。

41.华法令:致鼻骨发育异常、畸形。

42.甲苯磺丁脲(甲糖宁、甲磺丁脲、D860):引起流产、早产,具有催畸作用。

43.丙硫氧嘧啶、甲硫氧嘧啶、他巴唑、甲亢平、碘化钾:致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呆小病、骨化延迟、尿道下裂

44.双氢克尿塞或环无戊氯塞嗪:可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45.利血平:引起新生儿中毒,出现鼻塞、呼吸道阻塞、甚至因缺氧而死亡。

46.咖啡因:引起唇腭裂。

47.乙醚:大量持续使用,可致胎儿死亡。

48.一切含砷药物:均致胎儿死亡。

49.多粘菌素E、B及万古霉素:服用时间过长,使孕妇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使孩子在出生后的3年里易患神经--肌肉阻滞、运动失调、眩晕、惊厥及口周感觉异常。万古霉素还可致婴儿暂时或永久性耳聋。

50.利福平:致胎儿耳聋。

51.抗真菌类药物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霉唑:对孕妇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肝肾功能有严重不良反应。灰黄霉素还导致流产和畸胎。

52.氨苯蝶啶(三氨蝶呤):对孕产妇有肝损害、改变血象。

53.速尿灵:对孕妇和产妇产生恶心呕吐、腹泻、药疹、瘙痒、视力模糊、体位性低血压甚至水与电解质紊乱。

54.利尿酸:可引起暂时性听力减退,有时可发展为永久性耳聋。

55.其他:酒精中毒孕妇娩出的新生儿可呈戒断样抑制状态;酒精可致胎儿多发性畸形。使用避孕药者应在彻底停药半年以后再孕,方可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引起的畸形或痴呆儿出生

以上药物在妊娠期都要禁用或慎用,非用不可者,一定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他们会知道哪些药物会对胎儿有影响,多少剂量会有哪些不同的影响。而且在用药时要做到用药单一、剂量小、时间短。

三、孕妇应禁用慎用的中药草药

活血破气类“活血”使血液循环加速,追血下溢,促胎外出;“破气”会使气行逆乱,气乱则无力固胎。这类中药有桃仁、红花、乳香和没药等。

利下类这类中药往往具有通利小便、泻下通腑的作用,常会伤阴耗气。如滑石、冬葵子、甘遂、大戟、芫花、巴豆、牵牛子、薏苡仁和木通等。

大辛大热类辛热之药有造成堕胎的危险。属这类的有附子、肉桂、川乌、草乌等。 芳香渗透类此类中药辛温香燥,有通胎外出之弊。如麝香、草果、丁香和降香等。

有毒类水银、硫磺等都会直接影响胎儿。 不仅中草药对胎儿有影响,由于中成药成分比较复杂,在服用时也应慎重。

应禁用和忌用的中成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大活络丸、小活络丸、牛黄清心丸、风湿跌打丸(酒)、小金丹、玉真散、失笑散、苏合香丸、木瓜丸、活血止痛散、再造丸、苁蓉通便口服液、冠心苏合丸、五味麝香丸、利胆排石片(冲剂)等。

应慎用的中成药主要有上清丸、藿香正气丸(水)、防风通圣丸、蛇胆半夏末、安宫牛黄丸、附子理中丸、祛风舒筋丸、六神丸、十滴水等。 对于有些中药,一时难以明确是否不利于妊娠的,可向有经验的中医咨询。同时,孕妇病情较重时,不能因噎废食,概不服用,以免延误病情,影响胎儿和孕妇的健康。

(1)禁用药

甘遂、芫花、三棱、阿魏、丢了棒、马鞭草、大戟、了哥王、天仙子、巴豆、玄明粉、附子、关白附子、土鳖子、牵牛子、千金子、瞿麦、川牛膝、麝香、通草、皂角、角刺、益母草、紫草、商陆、射干、鬼羽箭、蜈蚣、鳖甲、蛇蜕、斑蝥、水蛭、轻粉、芒硝、硵砂、槐角、闹羊花、雪上一枝花

(2)慎用药

半夏、莪术、洋金花、芦荟、肉桂、桃仁西红花、红花、虎杖、王不留行、马钱子、大黄、制川乌、制草乌、白附子、急性子、珍珠、海马、海龙、怀牛膝、山芝麻、苏木、川木通、天南星、郁李仁、延胡索、蒺藜、番泻叶、丹皮、五灵脂、三七、枳实、龟板、冰片、赭石、滑石、硫黄、雄黄、蒲黄、麦芽、常山、路路通、卷柏

四、孕妇感冒用药

1、孕妇感冒用药要适

春季各种病毒、细菌活动频繁,孕妇由于要满足自身及胎儿对氧的需求,往往过度换气,从而吸入更多的尘埃等,发生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增大。
  
一般的感冒,症状较轻,如流清涕,打喷嚏等,对胎儿影响不大,也不必服药,休息几天就会好。但妊娠早期(5—14周)是胎儿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的时期,若患流行性感冒,且症状较重,则对胎儿影响较大,此间服药对胎儿也有较大风险。
  
已知与人类有关的流感病毒有300多种,目前已知其中有13种病毒在感染母体后可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现低能、弱智及各种畸形。
  
妊娠后,孕妇体内酶有一定的改变,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药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有蓄积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儿器官形成时,药物对胎儿有 一定的影响,故感冒最好不吃药。但一些疾病本身对胎儿、母亲的影响远远超过药物的影响,这时,就应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抗感冒药大多是复合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常见的有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这些药大都含组胺药,孕期不宜 服用,特别是孕4周前。感冒药主要是对症药物,治标不治本,且对孕妇来说不是安全药品,所以专家建议孕妇最好不用抗感冒药。
  
抗病毒药均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孕妇不宜使用,若必须使用,则应有医生指导。
  
退热药感冒伴有高热,多预示病情较重,应及时看医生。消炎痛是孕妇禁忌退热药,阿斯匹林在孕32周后也不宜使用。
  
抗菌素孕妇感冒如无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如扁桃体炎、血压高、咳黄痰、流浓涕等,可不用抗菌素。因为抗菌素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体内,有20%—40%的可能性对胎儿构成危害,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抗菌素。
  
祛痰、止咳药一般比较安全,但含碘制剂的止咳药,孕妇不宜使用。
  
怀孕期间的妇女不接触感冒的病人,家中居室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经常用醋熏蒸房间,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一旦患了感冒也不要惊慌失措或乱服药物,更不应对此不加留意,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咨询

2、例举几个,仅供参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泰诺(酚麻美敏片)新康泰克(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

快克、感康、仁和可立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康必得(复方氨酚葡锌片)

日夜百服咛(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美敏片)白加黑(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苯美片)

孕妇慎用 :小柴胡冲剂 抗感胶囊

孕妇不宜服用:感冒通(氯芬黄敏片)

孕妇禁用:羚羊感冒片 氨咖黄敏胶囊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感冒灵冲剂 维C银翘片

板兰根颗粒、感冒灵胶

孕妇或者哺乳期妇女对绝大多数感冒药都慎用,特别是妊娠头三个月应当禁用感冒药,否则有导致胎儿畸形的可能

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重用药

1、妊娠期用药

① 妊娠期妇女由于生理的敏感性,在妊娠初期会出现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此时最好不要吃药,因为用药常可危及胎儿,特别是在妊娠的前3个月 (也叫胚胎期),药物引起畸形大都发生在此期,可出现胚胎外形及体内器官的缺损,如兔唇及先天性心脏病,而造成终生遗憾。(60年代发生在欧洲,震惊世界 的“反应停”事件,就是因用药引起,出生的孩子均为海豹肢,四肢短小)。

② 从妊娠到胎儿出生,孕妇用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很多,如磺胺药、四环素、苯妥英钠、安定、咖啡因、可待因、维生素A和D等。

2、哺乳期用药

有的药可通过乳汁被新生儿吸收,所以母亲不能随便用药,如红霉素在乳汁里的浓度比在血里的浓度高20倍,而新生儿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还不完善,药物容易在体内积存引起中毒。

3、哺乳期妇女用药需注意哪些?

乳母用药后,很多种药物可由母亲的血浆进入乳汁而被孩子吃入,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乳母在用药时,应注意:

乳母用药当心儿受害,因为有些药物容易从乳母血浆进入乳汁,在乳汁中浓度较高,可在哺乳婴儿身上发挥典型的药理或毒性作用。如乳母应用嗅化物后,可大量 通过血乳屏障,引起婴儿皮疹、思睡;硫氧嘧啶类抗甲状腺药在乳汁中的浓度高于血前浆3—12倍,可引起乳儿甲状腺代偿性肥大和粒细胞缺乏症;乳母服碘剂 后,27%的药物经乳汁排出被乳儿吃入体内,而抑制孩子的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影响孩子的发育和功能,乳母用放射性碘后对乳儿甲状腺可产生抑制作用;吗 啡类成瘾镇痛药在乳汁中的含量很高,与乳母用药量呈正比,被乳儿吃入可抑制呼吸中枢危及孩子的生命;乳母应用四环素类药,可造成乳儿四环素牙;使用雷米 封、甲丙氨酯、麦角胺后可引起乳儿中毒;乳母使用匹拉米洞类药,可影响乳儿的造血功能;应用磺胺类药,可使乳儿发生核黄疸;应用安定(地西洋)后,可使乳 儿体重下降,高胆红素血症;乳母应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可使乳儿中毒。因此,在哺乳期对上述药物应禁用,如果急需使用时,应先断奶后用药,以免对乳儿造 成损害。另外,对有抑制乳汁分泌的中西药,也应慎用,以免影响哺乳。

4、乳母不能代替婴儿服 药。乳儿病后,有的母亲为了减少给孩子喂药的麻烦,自己替孩子吃药,想通过乳汁再喂给孩子,这是不对的。因为大多数药物主要是从肾脏等其它器官排泄的,在 乳汁中含量很低,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而延误孩子的病情,并且也给乳母造成损害,所以这种方法不可取。

六、哺乳期应禁用哪些药物

母体服用的大多数药物都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汁,影响乳儿。由于乳儿的肝脏解毒能力差,即使母体仅仅使用治疗剂量,仍可使婴儿蓄积中毒,对早产儿更是危险。因此,产妇服用药物时,应考虑对婴儿的危害。有些药物哺乳期不能应用。

红霉素可引起乳儿的肝脏损害,出现黄疸;氯霉素可使婴儿出现灰婴综合征,表现为腹泻、呕吐、呼吸功能不良、循环衰竭及皮肤发灰,造血功能降低; 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听力障碍;四环素可引起乳儿牙齿发黄;磺胺药可引起肝脏和肾脏功能的损害;氯丙嗪和安定也能引起婴儿黄疸;灭滴灵则使婴儿出现厌 食、呕吐;利血平使乳儿鼻塞、昏睡。另外,还有一些影响乳汁分泌的药物,如大剂量的雌激素,雄性激素,麦芽,薄荷等有回奶的作用,所以乳母不要使用。

对婴儿及乳汁有影响的药物还有很多,以上仅是举例,提醒产妇不要滥用药物,如果必须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孕妇用药有很多禁忌。因为有些药物对胎儿危害较大甚至可导致胎儿畸形。致畸药物很多,通常有以下几类药物:

1、抗生素类药物。如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四环素、土霉素可造成胎儿短肢畸形,囱门隆起,先天性白内障,妊娠末期服用可造成儿童 期牙釉质发育不良;链霉素、庆大霉素类药物可损害胎儿第八对脑神经,导致先天性耳聋,还可损害肾脏功能;新霉素可使胎儿骨路发育异常,骈指、肾肺小动脉狭 窄、先天性白内障,智力障碍。

2、抗疟药。如奎宁、氯喹乙胺嘧啶,可致胎儿多发畸形。如耳聋,四肢缺损,脑积水等。

3、治疗糖尿病类的药物。如氯硫丙尿、达麦康、糖斯平等,可致肢体畸形,兔唇,死胎等

4、巴比妥类及其他镇静催眠药物。如苯妥英钠、扑痫酮、安宁等,可致肢体、面部及脑发育畸形。

5、抗癌类药物。如更生霉素、环磷酰胺、5—氟斡嘧啶、噻替哌等,可致无脑儿、脑积水、胯裂、兔唇、肾及输尿管缺损,四肢及眼畸形等。

6、激素类药物。如乙烯雌酚、黄体酮、雄激素、可的松。口服避孕药可致胎儿生殖器官畸形。如女胎男性化,阳蒂肥大,阴唇融合,男胎尿道下列等畸形。

7、抗凝血药物。如肝素、双香豆素、阿司匹林、水杨酸等也可致畸,并可诱发出血性疾病。总之,孕期应注意避免滥用药物,但如遇有危及孕妇生命安全的急危情 况,必须用药时,应以抢救孕妇生命为主,候急危情况过去,应迅速减量或停药。那种伯影响胎儿拒绝用药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如果孕妇生命有危险,胎儿还谈何安 全。所以,在孕妇用药的问题上,应分清矛盾的主次,全面兼顾。

七、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一览表

说明:本表的资料来源于各药物的说明书,没有作任何的修改。表中没有记录的药物可能是资料不全或说明书中无记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情况。本期刊登部分类型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供临床医生参考。

● 抗微生物药物
㈠ 青霉素类
1.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只有在医生认为必要时才能使用本品;尽管只有少量的本品进入母乳,但哺乳期妇女仍应小心使用本品

2.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马斯平)
孕妇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不清楚。哺乳期妇女使用此药时需慎重

3.亚胺陪南/西司他丁钠盐(泰能)
本品使用于怀孕妇女方面,尚未有足够及良好对照的研究资料应权衡利弊,仅在对婴儿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方可在妊娠期间给药。如确定必要使用本品的情况下则病人需要停止哺乳

4.注射用头孢硫脒
怀孕早期应慎用。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虽尚未发现问题的报道,其应用仍须权衡利弊

5.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虽尚未发生问题的报告,其应用仍许权衡利弊

6.注射用头孢美他醇(先锋美他醇)
尚未确立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

9.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10.注射液用头孢哌
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应暂停哺乳

11.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特治星)
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仅在考虑了用药的必要性超越了药物对患病妇女的不良反应后方可使用

13.注射用头孢地嗪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14.注射用替卡西林钠与克拉维酸钾(特美汀)
本品用于孕妇应权衡利弊;可用于哺乳期妇女

15.注射用氟氧头孢钠(氟马宁)
孕妇或疑有妊娠者,在治疗有益性大于危险性时才可用药;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16.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安灭菌)
孕妇不宜使用

17.注射液用头孢他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虽未见发生问题的报告,其应用仍须权衡利弊

18.注射液用阿洛西林钠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用须权衡利弊

19.注射液用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
尚无本品在孕妇应用的严格对照实验,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哺乳期妇女用药宜暂停用药

20.盐酸头孢他美酯胶囊(安素美)
妇女妊娠期,不推荐使用本品。在乳汁中尚未发现本品代谢物

21.头孢克洛干混悬
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慎用或暂停哺乳

22.头孢拉定胶囊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3.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片(西力欣)
妊娠初期应谨慎使用;哺乳期妇女应留意本品可从乳汁排出

24.注射用氨曲南(君刻单)
孕妇只有在必要时方可使用本品;哺乳妇女使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25.克拉维酸钾羟氨苄青霉素颗粒/片
妊娠期内不建议使用本

26.注射用哌拉西林
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27.注射用头孢匹胺
本品对怀孕和哺乳期妇女未显示有害作用

28.注射用青霉素钠
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哺乳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29.注射用氨苄西林
孕妇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30.注射用美洛西林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用必须权衡利弊

31.阿莫西林颗粒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后使用

32.头孢克洛胶囊(希刻劳)
孕期不宜使用本品;给哺乳妇女服用头孢克洛要谨慎

33.头孢克肟颗粒
孕妇、哺乳期妇女就新生儿慎用

34.注射用美罗培南
尚未确定本药在妊娠期应用的安全性;给药期间应避免哺乳

㈡ 氨基糖苷类
35.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孕妇使用本品应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

36.硫酸西索米星注射液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应用本品期间暂停哺乳

37.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
妊娠妇女使用本品应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给药

38.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若使用本品宜暂停哺乳

㈢ 喹诺酮类
39.诺氟沙星片
本品不宜用于孕妇;乳妇应避免应用本品或应用时停止哺乳

40.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41.盐酸左氧氟沙星(妥必来)片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42.司帕沙星片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㈣ 其他抗生素
43.注射用万古霉素
本品只在必要时给孕妇使用;应根据该药对母亲的重要性来决定停止哺乳还是停药

44.注射用乳糖红霉
孕妇应用应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应暂停哺乳

45.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孕妇应用应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如必须应用时应暂停哺乳

46.氯霉素注射液
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末期或分娩期不宜使用本品;本品不宜用于哺乳期妇女,必须应用时应暂停哺乳

47.阿奇霉素片(希舒美)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无适当选择余地是才使用本

48.复方磺胺甲恶唑
孕妇宜避免应用,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本品

49.罗红霉素片(泰罗)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0.阿齐霉素分散片/颗粒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无适当选择余地时才使用本

51.注射用乳糖阿齐霉素
孕妇中应用须充分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应用须谨慎考虑

52.克拉霉素片
孕妇及哺乳期禁用

53.盐酸多西环素(微粒)胶囊(利尔诺)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4.呋喃妥因片
足月孕妇不宜使用,授乳妇女应用时应考虑其利弊

55.利巴韦林片
本品禁用于孕妇和有可能怀孕的妇女。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间须暂停哺乳

56.替硝唑片/注射
妊娠3个月的妇女禁用,3个月以上的妇女只有具有明确的指征时才选用本品;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如必须使用者,应暂停哺乳,并在停药3日后方可哺乳

57.氟康唑注射液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或使用本品时暂停哺乳

58.大蒜素注射液
尚不明确

59.阿昔洛韦片(丽珠克毒星)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

60.盐酸万乃洛韦片(丽珠威)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

61.利巴韦林颗粒剂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62.异烟肼注射液/
孕妇应避免使用,确有需要须权衡利弊;哺乳期用药则应停止用药

63.酮康唑片(里素拉劳)
孕妇不宜使用;哺乳期妇女应停止哺乳

64.盐酸环丙沙星片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65.甲硝唑注射液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66.吡嗪酰胺片
本品属于FDA妊娠用药C类

67.柳氮磺吡啶片
孕妇禁用

68.利福平胶囊
妊娠三个月以内的孕妇禁用

70.盐酸乙胺丁醇片
虽然人类中未证实有问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仍须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用药与否。

71.注射用阿昔洛韦
孕妇用药仍需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72.利巴韦林注射液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73.盐酸金刚烷胺
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 中枢神经系统
㈠ 镇痛、解热镇痛药

74.萘丁美酮片
不推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

75.阿斯匹林肠溶胶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76.复方氯唑沙宗片
孕妇慎用

77.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78.乙酰水杨酸肠溶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

79.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80.瑞力芬(萘丁美酮片)
用于孕妇的安全性没有被确定,萘丁美酮片不推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

81.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奇曼丁)
孕期必须限制盐酸曲马多的用量(只能单次给药);如在哺乳期使用,乳汁中盐酸曲马多的量为母体的血液含量的0.1%,单次给药不需终止哺乳。

82.吲哚美辛肠溶片
本品用于妊娠的后3个月时可使胎儿动脉导管闭锁,引起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孕妇禁用;本品可经乳汁排出,对婴儿可引起毒副反应,哺乳期妇女禁用

83.注射用赖氨匹林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不宜用

84.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
尚不明确

85.来氟米特片(爱若华)
孕妇及尚未采取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86.莫比可(美洛昔康)
虽然在临床前的实验中没有发现致畸作用,但本品不应用于孕妇及哺乳者

87.罗非昔布片(万络)
应避免在妊娠后期使用万络片,尚不清楚本品是否随人乳分泌而排出,应用时应权衡利弊

88.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
没有关于妊娠期应用西乐葆的资料,只有潜在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性,妊娠妇女才可以考虑用西乐葆

㈡ 抗震颤麻痹、抗癫痫、抗精神失常以及镇静催
88.舒必利片
孕妇慎用

89.丙戊酸钠片
孕妇慎用

90.奥氮平
对妊娠期妇女还没有足够的对照实验研究

91.卡马西平片(得里多)
怀孕期间服用本品,应权衡利弊,特别是在妊娠初期三个月;卡马西平可进入母乳,应仔细权衡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可能对婴儿产生的远期不良反应

92.利培酮片
怀孕妇女服用本品是否安全尚不明确;本品是否经人体乳汁分泌尚不清楚,服用本品的妇女应停药

93.盐酸万拉法辛胶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除非医生认为利大于弊时方可使用

94.吡贝地尔(泰舒达)
处于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在接受治疗前应当征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95.注射液用丙戊酸钠:(德巴金)
如果癫痫妇女要怀孕,需要评估其治疗方案,同时应考虑补充叶酸;从乳汁分泌的本品量很少,至今为止所监护的乳汁喂养的新生儿未发现异常。

96.咪达唑仑注射液(力月西)
本品不能用于孕妇,本品可随乳汁分泌,通常不用于哺乳期妇女

97.酒石酸唑吡坦片(思诺思)
本品不适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98.氯硝西泮片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99.苯巴比妥片
妊娠长期应用,可引起依赖性及新生儿撤药综合征;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应用,可引起婴儿的呼吸抑制;哺乳期应用可引起婴儿的中枢神经抑制

100.阿普唑仑片
孕妇应避免使用;哺乳期妇女慎用

101.盐酸帕罗西汀(赛乐特)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102.三唑仑片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103.盐酸氯米帕明
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应停止哺乳

104.盐酸司来吉兰片(思吉宁)
在怀孕及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文献报道不足,所以不推荐在怀孕及哺乳期服用
h
105.卡马西平片
孕妇忌用;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106.甲磺酸培高利特片(协良行)
除非特殊需要,本品不用于妊娠妇女。根据药物对患者的重要性决定应该停药或中止哺乳做出选择

107.马来酸咪达唑仑片
除非确有必要,药物不应用于怀孕早期

108.卡比多巴和左旋多巴片(息宁)
本品对妊娠妇女作用尚不清楚,怀孕妇女使用应权衡利弊;本品从人乳中分泌也还不清楚,故应从药物对母亲的重要性出发决定是否使用本品

109.多巴丝肼片(美多芭)
孕妇不宜服用本品

110.氯氮平片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期间应停止哺

㈢ 中枢兴奋药
111.注射液用甲氯芬酯
尚不明确

112.维脑路通注射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113.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苏诺)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应特别谨慎

114.氟吗西尼注射
尚不明确

115.吡拉西坦片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用药指征不明确

116.硝酸一叶荻碱注射液
尚不明确


附:准妈妈要常备哪些药品 (最好在OB指导下用药)

1、补血药 妊娠时,孕妇的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要量相应增加,单靠每日的饮食补充是不够的,应添加常规补铁剂,如硫酸亚铁0.3g,每日1~3次口服,以防贫血

2、助消化药 多数孕妇早期常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可服酵母片或多酶片2~3片,每日3次。也可服健脾胃的中药,如大山楂丸、加味保和丸。

3、防治痔疮的药  妊娠后期,腹压增加及子宫增大压迫和影响静脉回流,则痔静脉易趋曲张,因而加重痔疮的发生和发展,症状明显。加之妊娠期常有便秘,尤其习惯性便秘者更为加 重,甚至影响休息和睡眠。所以必要时可服用缓泻剂软化大便,可选用乳果糖、甘油。局部热水洗涤后敷鞣酸软膏。此方面中药一般性较凉,不可选用。

4、维生素、补钙药 一般维生素和钙可从食物中获取,如孕妇常常发生小腿抽筋、腰背痛等情况,或有严重维生素缺乏的现象,应采用一些药物。